古詩詞大全網 - 成語解釋 - 1955年授銜有多少上將?

1955年授銜有多少上將?

1955年開國上將以姓氏筆劃為序,排名不分先後,名單如下:

1、王平;

2、王震;

3、王宏坤;

4、王建安;

5、王新亭;

6、韋國清;

7、烏蘭夫;

8、鄧華;

9、葉飛;

10、甘泗淇;

11、呂正操;

12、朱良才;

13、劉震;

14、劉亞樓;

15、許世友;

16、蘇振華;

17、李達;

18、李濤;

19、李天佑;

20、李誌民;

21、李克農;

22、李聚奎;

23、楊勇;

24、楊至成;

25、楊成武;

26、楊得誌;

27、宋任窮;

28、宋時輪;

29、張宗遜;

30、張愛萍;

31、陳士榘;

32、陳再道;

33、陳伯鈞;

34、陳明仁;

35、陳奇涵;

36、陳錫聯;

37、周桓;

38、周士第;

39、周純全;

40、趙爾陸;

41、洪學智;

42、鐘期光;

43、賀炳炎;

44、郭天民;

45、唐亮;

46、陶峙嶽;

47、蕭華;

48、蕭克;

49、閻紅彥;

50、傅鐘;

51、傅秋濤;

52、韓先楚;

53、董其武;

54、彭紹輝;

55、賴傳珠。

這五十五名上將級別為:

壹、正兵團級33名。

張宗遜、宋任窮、趙爾陸、蕭克、王震、許世友、劉亞樓、鄧華、楊得誌、王宏坤、李克農、李達、楊成武、李濤(瑤族)、蕭華、甘泗淇、賴傳珠、陳奇涵、宋時輪、蘇振華、陳錫聯、陳士榘、王新亭、謝富治、李誌民、黃永勝、朱良才、楊勇、傅鐘、周士第、陶峙嶽、董其武、陳明仁。

二、副兵團級19名。

周純全、陳再道、彭紹輝、陳伯鈞、張愛萍、傅秋濤、韓先楚、唐亮、洪學智、葉飛、周桓、李天佑、劉震、楊至成(侗族)、王平、鐘期光、郭天民、韋國清(壯族)、呂正操。

四、準兵團級1名。

賀炳炎。

五、無軍隊級別者2名。

烏蘭夫(蒙古族)、閻紅彥。

擴展資料

解放前後,解放軍幹部和全國黨政幹部壹樣,較長時間實行供給制,沒有工資,個人的吃穿用由公家全包,經濟情況略有好轉的地區,按照任職情況給予數量微薄的津貼,以補零用。

直到上世紀50年代初期,中國地方和軍隊幹部,才根據每個人參加革命工作的年限、歷史貢獻、所任職務等綜合因素,評定了級別,幹部按級別享受工資津貼和其他物質待遇。

開國上將是中華人民***和國成立後,1955年中國人民解放軍首次實行軍銜制,55位將領被授予上將軍銜,是代表紅軍、抗日和解放戰爭時有傑出貢獻的將領。

1956年和1958年,又有兩位高級將領先後被授予上將軍銜。這57位將軍為創建中華人民***和國做出過重大貢獻,因此被人們稱之為“開國上將”。

1956年授予王建安上將軍銜。

1958年授予李聚奎上將軍銜。

參考資料:

百度百科-開國上將;人民網-開國上將紀念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