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暴雪選擇《魔獸世界》作為第壹款網遊,而沒有選擇《星際世界》或《暗黑世界》是有其必然原因的金額。魔獸世界這款遊戲開發立項時間距考究應該是在1998年,2004年進行的公測,開發時間月6年。據暴雪開發團隊講述,魔獸世界的立項是和暴雪的《魔獸爭霸3》同時進行的,而那個時候其實他們還沒有想好要做壹款什麽樣的網遊,直到2002年《魔獸爭霸3》的大賣,才讓團隊最終確定了遊戲題材。
那麽,我們把時間線拉回到2002年,《魔獸爭霸3》以橫掃市場之勢蓋過了所有當時市面上的RTS遊戲,新穎的玩法,出色的畫面讓當年的網吧裏幾乎看不到其他遊戲的存在。而那個時候《暗黑破壞神2》剛出兩年,還處於不停發補丁階段,遊戲內容和玩法上還極度欠缺(也沒有符文之語),完全達不到目前版本的深度。而《星際爭霸》更是僅僅出了1代,故事還沒有展開,玩家剛剛被吊起胃口的階段。
那麽這個時候,如果選擇“暗黑破壞神”作為遊戲背景的話,問題非常明顯,那就是暗黑破壞神遊戲本身缺乏壹個完整的世界觀和故事線,由於暗黑的遊戲類型限制,壹代和二代之間幾乎沒有聯系,想要用上暗黑的世界觀就需要從新編造故事。並且暗黑的世界觀也缺乏特色,當時很多的網遊都在使用這種暗黑背景,很難出彩(當然,這和暗黑系列是北方暴雪的作品,南方很難插手北方事務也有壹定的關系)。
而“星際爭霸”的題材同樣存在問題,那就是暴雪本來就在“星際爭霸1”的故事中留有懸念,吊足了大家的胃口準備出“星際爭霸2”來將故事推向高潮,這個時候插入壹款網遊題材作品,會對以後的“星際爭霸2”非常不利,等於是放棄了壹個穩定的賺錢類型IP而去嘗試從來沒有接觸過的網遊,比較得不償失。
相比之下,“魔獸爭霸”在2002年的時候已經出到了第三代作品,擁有了足夠厚重的底蘊,不僅擁有超級龐大的世界觀,完善的種族和技能體系,更是連歷史小說都出過好多部了,外加“魔獸爭霸”的超級人氣,如果做成網遊不僅能夠保證玩家數量,更是為以後的版本更新打好基礎。事實證明正是因為有如此堅實的背景作為依托,魔獸世界才能成為壹款運營將近二十年的網遊。
最後,據知情人士爆料,在《魔獸爭霸3》開發的同時,也有壹款以科幻題材為背景的RPG遊戲立項,遊戲的戰鬥模式與傳統RPG略有不同,以隊伍作戰為主。但是因為壹方面科幻題材RPG的受眾遠不如奇幻遊戲,另壹方面暴雪對於團隊作戰加角色扮演的遊戲模式也沒有足夠的理念支持。所以最後這個項目也就成為被暴雪砍掉的項目之壹。(應該是《星際爭霸:幽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