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膜識別技術是人體生物識別技術的壹種。
人眼睛的外觀圖由鞏膜、虹膜、瞳孔三部分構成。鞏膜即眼球外圍的白色部分,約占總面積的30%;眼睛中心為瞳孔部分,約占5%;虹膜位於鞏膜和瞳孔之間,包含了最豐富的紋理信息,占據65%。外觀上看,由許多腺窩、皺褶、色素斑等構成,是人體中最獨特的結構之壹。虹膜的形成由遺傳基因決定,人體基因表達決定了虹膜的形態、生理、顏色和總的外觀。人發育到八個月左右,虹膜就基本上發育到了足夠尺寸,進入了相對穩定的時期。除非極少見的反常狀況、身體或精神上大的創傷才可能造成虹膜外觀上的改變外,虹膜形貌可以保持數十年沒有多少變化。另壹方面,虹膜是外部可見的,但同時又屬於內部組織,位於角膜後面。要改變虹膜外觀,需要非常精細的外科手術,而且要冒著視力損傷的危險。虹膜的高度獨特性、穩定性及不可更改的特點,是虹膜可用作身份鑒別的物質基礎。
在包括指紋在內的所有生物識別技術中,虹膜識別是當前應用最為方便和精確的壹種。虹膜識別技術被廣泛認為是二十壹世紀最具有發展前途的生物認證技術,未來的安防、國防、電子商務等多種領域的應用,也必然的會以虹膜識別技術為重點。這種趨勢已經在全球各地的各種應用中逐漸開始顯現出來,市場應用前景非常廣闊。
虹膜識別研究機構主要有美國的Iridian,Iriteck,韓國的Jiris公司、北京中科虹霸、北京虹安翔宇,日本松下。Iridian公司掌握虹膜識別核心算法,是目前全球最大的專業虹膜識別技術和產品提供商,它和LG、松下、OKI、NEC等企業進行合作(如IRISPASS®,BM-ET300,IG-H100® 等產品),以授權方式提供虹膜識別核心算法,支持合作夥伴生產虹膜識別系統。Iridian 的核心技術還包括圖像處理協議和數據標準PrivateID®,識別服務器KnoWho®,KnoWho® 開發工具及虹膜識別攝像頭等。
國內在2000年以前在虹膜識別方面壹直沒有自己的核心知識產權,經過10年的不斷努力,截止2013年,國內以形成北京為主虹膜研發生產聚集地,在多年研究的基礎上也均開發出了各自虹膜識別的核心算法,成為了世界上少數幾家掌握了虹膜識別核心算法的單位之壹,通過在礦山苛刻的環境下使用,證明了中國的虹膜產品不管是在識別速度、設備穩定、解決礦工黑臉問題上,都遠勝國外虹膜產品。
作為中國首個開始虹膜識別機理研究的研究基地,中科院自動化所模式識別國家重點實驗室研究的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虹膜識別活體檢測技術不僅填補了中國活體虹膜識別技術在國際領域的空白,而且可以和世界主流的算法相媲美。2005年,實驗室的虹膜識別科研成果榮獲“國家科學技術發明二等獎”。2006年9月,模式識別國家重點實驗室作為中國虹膜識別技術的權威,參加了由國際生物識別組織舉辦的生物識別技術測評(2006 Biometric Consortium Conference and 2006 Biometrics Technology experiment), 其虹膜識別算法的速度和精度得到了國際同行的認可。此外,模式識別國家重點實驗室的虹膜圖像數據庫已成為國際上最大規模的虹膜***享庫。已有70個國家和地區中的2000多個研究機構申請使用,其中國外單位1500多個。
虹膜識別技術
虹膜是壹種在眼睛中瞳孔內的織物狀各色環狀物,每壹個虹膜都包含壹個獨壹無二的基於像冠、水晶體、細絲、斑點、結構、凹點、射線、皺紋和條紋等特征的結構,據稱,沒有任何兩個虹膜是壹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