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寫的是壹個十多歲的小女孩卡洛琳和父母喬遷新居後,住在壹座老房子裏。她從壹扇特殊的門進入了壹個奇幻的世界,那個世界裏也有爸爸媽媽,他們都有著紐扣眼睛,能滿足她的壹切需求,令她流連忘返。直到有壹天,紐扣眼睛媽媽要求卡洛琳也換上紐扣眼睛,並永遠留在那個世界。卡洛琳象做夢壹般突然驚醒,並開始想盡壹切辦法逃離那個世界,正當她費勁心機回到現實世界時,卻發現真實的父母不見了,他們也被囚禁到了奇幻世界裏。於是,勇敢的卡洛琳又決定重新去找那個巫婆媽媽,與她鬥智鬥勇,最終成功解救了自己的父母。
我壹直在思考,這兩個世界代表什麽呢?真實世界中,卡洛琳的父母總是壹直在忙,無暇顧及自己的女兒,他們給女兒吃有營養但難吃的蔬菜,不讓她在雨天出去玩泥巴,沒有時間陪她玩,讓她去數門和窗戶。在卡洛琳的眼裏,她身處的是壹個孤零零的世界,她只有和玩具玩。與之強烈對比的是,奇異世界裏的媽媽溫和,面帶笑容,說話聲音柔和,在廚房裏忙著做她喜歡吃的炸雞、冰激淩、各種水果汁,爸爸在彈琴,整個家庭氣氛十分溫馨,我想這是所有孩子都特別願意看到的。奇異世界還有精彩的馬戲,有好朋友,有爆米花和棉花糖,有爸爸陪著在開滿各種花的園子裏遊戲,多麽愜意!難怪奇異世界會對卡洛琳有如此大的吸引力!
為什麽通往奇異世界的是那扇裏面是堵墻的門呢?我理解有兩個原因:第壹個原因是那扇門給了卡洛琳壹個很大的心理反差,當她帶著足夠的好奇讓媽媽打開那扇門的時候,裏面卻是壹堵生硬的、冷冰冰的墻!這無疑太讓她失望了,她需要通過想象來彌補現實的“殘酷”。於是,這扇們就成了她通往奇幻世界的想象之門。第二個原因是因為在媽媽開這扇門時表現出了相當的不耐煩,她希望盡快打發卡洛琳,然後做自己的事。對於青春期叛逆的孩子來說,媽媽越是不希望孩子去做的事情,孩子會做的越有勁!哈哈,我猜想是這樣!
但當紐扣媽媽讓卡洛琳的眼睛也變成紐扣的時候,卡洛琳壹下子驚醒了!眼睛是心靈的窗戶,去掉自己的眼睛意味著丟掉了自由的靈魂。這本身說明卡洛琳這個孩子在內心深處是清醒的,她有足夠的力量!為什麽有很多孩子願意留在了那個世界,最後被吃掉呢?就是因為他們沒有卡洛琳那樣的覺知,這種覺知來源於自省、自制和自控,只有這些力量才能在關鍵時刻產生這樣的覺知。在現實世界中,有金錢美食遊戲的誘惑,有朋友間的蠱惑,有青春期來自異性的美妙的萌動,在關鍵時刻,壹個孩子是否有拒絕的力量,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孩子對善惡是非明確的判斷,取決於孩子內心是否有強大的力量,這種力量根源於家庭無條件的愛。當然,卡洛琳是勇敢和機智的,壹如所有迪斯尼電影中的女主角,這是美國主流文化。
影片的最後,當卡洛琳回到現實世界時,卻發現她的父母也被囚禁到了奇幻世界,於是她又去拯救她的父母。現實世界中,孩子是父母的壹面鏡子,照到了自己身上的不完美。孩子的成長能帶給父母壹次次的成長,讓父母不斷去改變自己。從這個角度來說,父母也需要通過孩子不斷去拯救自己。影片中的父母壹直在追求自己的東西,這些東西也許就是他們在現實世界中想得到卻沒有得到的,就像孩子眼中的炸雞、彩色衣服和棉花糖,這些在奇異世界都有,於是他們也在奇異世界中迷失了自己。他們被禁錮在了那個夢幻般的水晶球中,直到女兒砸爛了水晶球,他們才回到現實世界中,卻仍舊渾然不知。他們的覺知已經非常遲鈍。我們仍能看到影片中父母的改變,比如那雙彩色的手套,那個郁金香花園……
影片的風格很玄幻,比如那對奇特的姐妹和玩雜技的鄰居(我都沒看懂),那只壹直幫助她的貓,那個小男孩(忘了名字),那些古堡、森林,開始和結尾都出現的那個深井,各種各樣的恐怖動物……
(2019年4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