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8月15日電 14日,藍帆醫療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 “藍帆醫療”)公告宣布擬出資1億元設立北京藍帆網約護士 科技 有限公司。
藍帆醫療在公告中表示,設立藍帆網約護士 科技 公司將充分利用其豐富的醫療防護產品矩陣優勢和醫院渠道優勢,以互聯網信息技術和大數據分析挖掘為手段,向“互聯網+護理服務”領域進行延伸和布局。
據介紹,新設立的北京藍帆網約護士 科技 有限公司主要開展為出院患者或罹患疾病且行動不便的特殊人群提供以互聯網技術為依托、以“線上申請、線下服務”為核心商業模式的社區和家庭護理服務,結合藍帆醫療現有的產品資源和渠道優勢,藍帆醫療將成為A股網約護士第壹股。
市場缺口巨大,“互聯網+護理服務”成剛需
在我國,出院患者和罹患疾病且行動不便的特殊人群對社區和家庭護理服務的需求壹直非常旺盛。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底,中國60歲及以上人口數為2.4億,占總人口的17.3%。中國患有慢性病的老年人有1.5億,占老年人總數的65%,失能、半失能的老年人4000萬左右。失能、高齡、空巢老人的增多,使得很多帶病生存的老年人對上門護理服務需求激增,巨大的市場需求亟待滿足。
相對應的,截至2017年底,我國註冊護士總數超過380萬人,占衛生計生專業技術人員的42.3%,380萬人的護士相對於4000萬的失能、半失能的老人來說,護士的有效供給明顯不足。
互聯網+技術的產生無疑擴大了護理服務半徑,利用互聯網信息技術將醫療機構的專業護士資源供給與 社會 對護理服務的旺盛需求結合起來,創新護理模式,擴大服務供給,提高服務效率,已成為壹個可行的解決方案。
今年2月,國家衛生 健康 委員會發布《“互聯網+護理服務”試點工作方案》,在政策層面為“網約護士”模式的發展確立了培育和監管監管框架,方案中明確“互聯網+護理服務”服務對象,即高齡或失能老年人 、康復期患者和終末期患者等行動不便的人群。隨著試點方案的發布,北京、天津、上海、江蘇、浙江和廣東等6個省市應聲而動,互聯網護理服務市場迎來了良好發展機遇,網約護士首次得到了政策上的支持。
另據民政部在《 社會 養老服務體系建設“十二五”規劃(征求意見稿)》中推算,2020年我國老年人護理服務和生活照料的潛在市場規模將超過5000億元,“互聯網+護理服務”市場前景光明。
從“To B”到“To B+C”, 互聯網護理平臺型公司誕生
藍帆醫療本次介入網約護士領域將很好的協同公司現有存量業務,利用現有資源和優勢進軍“互聯網+護理服務”新藍海市場,將藍帆網約護士打造成壹家互聯網護理平臺型公司。
藍帆醫療開展網約護士業務優勢明顯,其醫療防護業務板塊的產品矩陣包括檢查和護理手套、醫用敷料、急救包、護理包及眾多醫用和日常護理產品,並在未來謀求向藥物輸送和註射、呼吸和麻醉類耗材進行產業布局,且產品的終端用戶多與專業醫療機構的護士群體存在密切交集。
另壹方面,其心腦血管事業部的冠脈介入產品線在全國上千家醫院進行銷售和使用,醫療機構覆蓋網絡廣泛,且冠脈介入手術後的累計病人群體龐大,開拓護理服務的供給和需求來源擁有得天獨厚的優勢。
據了解,藍帆網約護士後續開展的具體護理服務內容包括:常用臨床護理(生命體征監測、氧氣吸入、鼻飼、血糖監測、采血、註射、留置針維護、導尿管維護、傷口護理等),專科護理(外周置入中心靜脈導管維護、造口護理、壓瘡傷口換藥、糖尿病足潰瘍護理、母嬰護理等), 健康 促進(生活自理能力訓練、安全護理、墜擊性肺炎預防護理、壓瘡預防護理等)等。
藍帆醫療表示,本次試水“網約護士”將以現有醫療防護與心腦血管兩個業務板塊的產業資源為基礎,創新自身現有的醫療 健康 商業模式,從“產品”向“產品+服務”進行拓展,從“To B”向“To B+C”進行延伸,發掘新的商業機會,開拓新的增長點,努力追求各業務板塊間的協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