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成語解釋 - 中國應該如何順應世界經濟發展趨勢?

中國應該如何順應世界經濟發展趨勢?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快速增長,各項建設成就巨大,但也付出了巨大的資源環境代價,經濟發展與資源環境的矛盾日益尖銳。這種狀況與經濟結構不合理、增長方式粗放有直接關系。如果不改變這種狀況,資源支撐不了,環境容納不了,社會承受不起,經濟發展不可持續。低碳經濟完全符合科學發展觀、節能減排、循環經濟、建設節約型社會和構建和諧社會的總體要求。有資料顯示,低碳經濟的研究和實驗已經在中國壹些地方開始。例如,吉林市被國家有關部門列為低碳經濟區案例研究試點城市;廣東提出將珠海作為中國首個“低碳經濟示範區”進行申報。上海在南匯區的臨港新城和崇明島規劃了壹個“低碳經濟實踐區”。河南省率先成立了低碳集團有限公司,發展勢頭很好。同時,中國向世界承諾,到2020年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量比2005年減少40%-45%,並作為約束性指標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中長期規劃。1.堅持以改革統攬全局,努力消除影響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2.堅持壹心壹意發展,充分利用國內外兩種資源、兩個市場,抓住機遇,加快發展。3、堅持以結構調整為主線,突出發展主業,壯大核心業務。4、加強科技創新,全面加強人才隊伍建設,不斷提升核心競爭力。中國的慈善壹直在經歷中成長,在時代的推動下大步走向未來。近年來,隨著慈善事業的不斷發展,我國慈善協會也開始積極探索未來的發展道路。中華慈善總會等地慈善協會不斷加強自身建設,推進體制改革,組織架構逐步理順,管理體制逐步科學,運行機制逐步規範,工作人員逐步專業化。慈善項目也從單純的扶危濟困發展到涵蓋扶貧、救災、助學、養老、救孤、助醫、環保等多個領域,使數以千萬計的困難群眾得到了不同形式的幫助,成為社會保障體系的有益補充。商務部副部長廖4月23日在博鰲亞洲論壇“高級別部長級對話:世界經濟增長的挑戰”上發表演講指出,世界經濟增長不平衡的壹個重要原因是各國能否正確認識和應對經濟全球化。在他看來,中國把對外開放作為基本國策,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符合經濟全球化的歷史潮流。未來,隨著中國經濟規模的擴大,中國對世界經濟發展的積極作用將更加顯著。廖指出,經濟全球化是當代世界經濟發展的壹個基本特征。經濟全球化對世界各國來說都是壹把雙刃劍,關鍵是如何正確應對。廖認為,世界經濟的增長需要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共同努力。發達國家應停止嚴重扭曲世界貿易的農業補貼,取消對發展中國家優勢產品的結構性高關稅,避免技術性貿易措施對世界貿易造成的障礙,為發展中國家提高貿易和經濟發展能力提供必要的資金和技術支持。發展中國家也要轉變觀念,逐步開放國內市場,切實保護知識產權,尤其要避免對其他發展中國家的出口和經濟發展設置壁壘。低碳、環保、節能是新時代新人們的關鍵詞。人們不再以奢侈浪費來彰顯自己的高貴身份,而是以低碳環保來彰顯自己的品味。從2007年國家頒布第壹部全國性節能法律《節約能源法》開始,隨後陸續頒布了多項建築節能設計標準和技術規範。這些標準和規範都預示著環保節能產品將成為未來的發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