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陳國忠撰寫,鄔偉,袁雲才編輯的《3.5萬救命錢留給病友》,刊登於2005年8月24日長沙晚報上。此作壹舉奪得第16屆中國新聞獎壹等獎。這也是長沙晚報創刊史上第壹次獲此殊榮。以下為作品原文:
前日19時許,在長沙湘雅醫院,當白血病患者彭敦輝送走病友歐陽誌成回到病房後,看到了歐陽誌成留給他的3.5萬元現金和兩封信。讀罷信件,捧著救命錢,彭敦輝頓時淚雨滂沱。
家住瀏陽市文家市鎮伍神嶺村的彭敦輝,1999年高中畢業後苦學食品加工技術,2000年在老家開辦了食品加工廠,直到今年1月生意才稍有起色。去年底,他感覺到身體有些不舒服,經醫生仔細檢查,被確診為白血病。今年3月,他來到湘雅醫院住院治療。不到半年時間,家裏便負債20多萬元。而接下來的幹細胞移植手術,還需要數十萬元費用。
現年29歲,在隆回縣山區當中學教師的歐陽誌成,前年下半年也不幸患了白血病。今年8月9日,他再次來到湘雅醫院治療,恰好住在彭敦輝鄰床。歐陽誌成和彭敦輝的身材、臉型非常相像,而且兩個都戴著帽子和眼鏡。醫護人員和病友都說他倆酷似親兄弟。由於相同的命運和際遇,他倆成了壹對無所不談的好朋友,經常來到樓下散步,相約***同戰勝病魔。
前不久,歐陽誌成和彭敦輝的骨髓都配上了型,只待完成幹細胞移植手術,便有望完全康復。為了籌集這筆手術費用,歐陽誌成和年僅23歲的妻子四處奔走,盡管有關部門向他伸出了援助之手,但仍有10多萬元不能到位。在這種情況下,歐陽誌成決定放棄治療。而彭敦輝的手術費用也差壹大截,由於壹時借不到這麽多錢,他和家人同樣心急如焚。
前日傍晚,歐陽誌成不顧醫護人員和彭敦輝的強烈反對,執意辦理了出院手續。彭敦輝將歐陽誌成送到樓梯口後,歐陽誌成馬上催他回去,說給他留下了壹件禮物放在病床旁的抽屜裏面。彭敦輝打開抽屜壹看,裏面是碼放得整整齊齊的3.5萬元現金,以及分別寫給他和醫院院長的兩封信。在寫給院長的信中,歐陽誌成表示,他已留下遺囑,讓家人在其去世後將遺體捐贈給醫院作解剖研究之用,為攻克白血病盡自己最後的微薄之力。
彭敦輝立即跑下樓,但早已不見了歐陽誌成的身影。他馬上撥通了歐陽誌成的手機。歐陽誌成說完:我走了,兄弟保重幾個字後,便匆匆掛斷了電話。
(長沙晚報 2005年8月24日)
作品評介:這是壹篇文字非常精練、內容十分感人、社會反響特別好的優秀新聞作品,謳歌了當代青年舍生取義、先人後己的可貴精神品質。
《長沙晚報》在湖南媒體中第壹家報道此事後,《三湘都市報》、 《瀟湘晨報》、《家庭》、湖南經視、《新民晚報》等省內外媒體紛紛跟進報道或者轉載此文。不少好心人亦紛紛向文中的兩位主人公捐款捐物。其中壹位不願留名的江蘇商人在酒店內看到此文後,壹次性捐款15萬元作為手術費用。
社會效果:由於《長沙晚報》持續有力的報道,兩位本來已無存活希望的主人公,均先後康復出院。他們不無感激地說:是長沙晚報的報道給了我們第二次生命,我們永世難忘!
有不少讀者在給《長沙晚報》的來信中寫道:妳們對歐陽誌成的報道,其實是壹場凈化人們靈魂的思想革命。在當前這個物欲橫流的社會,歐陽誌成以自己義薄雲天的舉動,成為當代中國當之無愧的'平民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