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思床墊的那個形象代言人(壹個老頭)叫什麽,這個已經不重要了,不過就是壹個外國人名而已。
根據這家企業自己的介紹,這個外國老頭叫做“Timothy James Kingman”。而真正要關註的是:壹個東莞人辦的也位於東莞的本土企業,為什麽多年來卻把自己包裝成壹個外國企業,把自己的產品包裝成“外國貨”?這個才是我們需要去弄清楚並舉壹反三的大事情。
關於那個“外國老頭”,請看這家企業的“招股說明書”中是怎麽說明的:“2009年8月15日,慕思有限與Timothy James Kingman簽訂《協議書》,約定Timothy James Kingman授權慕思有限使用帶有其肖像的照片及其底片;使用期限為永久使用。”
?由此可見,只不過是這家企業購買了壹個外國老頭的肖像權並永久使用。而網上最近有人透露:這個“外國老頭”是在深圳街頭偶然遇到的壹個“意大利老頭”,“找他拍照,說給1000元人民幣,後來老頭知道了真相,追著再要了點”。至於網上傳聞的真實性有待考證。
而可以肯定的是:這家土生土長的本土企業,就憑著這個“外國老頭”通過廣告狂轟濫炸,把國人弄得稀裏糊塗地將其產品當作了“外國貨”。筆者本人也是在多年前購買家具時,就知道了還有這麽壹個“外國品牌”。當然,其高昂的價格還是成功地把我嚇得遠離了它。
現在看來,這家企業是在產品宣傳上耍滑頭、耍小聰明,愚弄了消費者,從而讓那些購買者交了“智商稅”,也有人形象地稱之為“拿‘洋老頭’來割中國韭菜”。
那麽,這家企業到底是怎麽被捅開天窗、揭開蓋子的呢?這個還得感謝證監會。雖然之前的質疑聲壹直不斷,但人們還是大多相信這就是壹個“外國貨”。直到證監會的下手,才使得人們如夢初醒,大呼上當。
下面請看證監會是如何揭蓋子的。
2021年10月29日,中國證監會網站赫然掛出壹篇意見書,題目叫做《慕思健康睡眠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開發行股票申請文件反饋意見》。全文有17473個字,對稱為“慕思健康睡眠股份有限公司”的首發申請文件提出了59個反饋意見。好家夥,壹個申請書被提出59個“證監會之問”,真是奇葩。而更奇葩的是其中第26問,也就是對那個“外國老頭”提出了嚴厲的質疑,並明確要求該公司作出三個“進壹步說明”:
壹是Timothy James Kingman的基本情況,與發行人產品的關系;
二是發行人是否對外宣傳Timothy James Kingman,與實際情況是否相符;發行人對外宣傳自身產品是否表述恰當,是否存在虛假宣傳;
三是Timothy James Kingman是否許可第三方使用其其他照片,如有則請說明具體情況,是否會導致與發行人產品混淆的情形等,是否存在糾紛或潛在糾紛。請保薦機構、發行人律師進行核查並發表明確意見。
到目前為止,還未見有說明情況的公開披露。但對於“掛羊頭賣狗肉”的移花接木的做法,卻受到了媒體和公眾的廣泛質疑,尤其是那些花高價買了其產品的消費者,壹旦真相大白真的是好像受了騙似的難以接受。
從各大媒體扒出的幹貨來看,所謂“源自1868年”不過是個噱頭,事實上,真正的彈簧床是從“席夢思”開始的,而席夢思公司也不過是1870年才創立的,而這家企業竟然比席夢思還早兩年。讓人笑話的是,既然席夢思創立了這樣的彈簧床,為什麽比席夢思還早兩年的“慕思”不去控告侵權呢?
這個事件至少給人兩點重要警示:壹是耍小聰明是不會長久的,還是要老老實實做人做事,真誠待人不欺人。借“國外”而在“國內”炒作,不過是十多年時間,終究是“紙包不住火”,而且是欲蓋彌彰。總之,靠虛假信息行事與行世的,最終還是要上演“現形記”的。看了《紅樓夢》的都知道那句勸世良言(是從反面警告的):機關算盡太聰明,反誤了卿卿性命。
二是別總是把眼光盯著外國貨,也別相信什麽“國外的月亮是圓的”。正因為有人崇洋媚外,才有人打起了“外國牌”的主意。
最後也希望,所有的相關部門都能夠像證監會那樣,該質疑的質疑,該披露的披露,該揭蓋子的必揭,以此來保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讓那些借機炒作的產品走上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