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需要經過長期的(如醫生需要10年左右)或較長時期的(壹般專業也要經過至少3年以上)專業系統學習,獲得證書,有的還需要獲得從業證書。在工作過程中,還需要不斷地繼續學習,提升專業水平。二是專業實踐力。僅僅掌握知識還不夠,專業人士還需能夠運用知識分析問題,對癥下藥,解決問題。如果可能,還要通過研究和總結,形成壹般性知識,補充已有的專業知識。這是專業人士的治療(treatment)、診斷(diagnosis)和推理(inference)能力,是獲得專業管轄權的根基。三是專業自主權。專業人士掌握著解決人類社會所遇問題的知識和能力,公眾把解決問題的權力委托給專業人士。公眾相信和尊重專業人士的判斷和決策,專業人士憑借系統知識和實踐能力,做出不受非專業人士或其他外部因素控制和幹擾的判斷和決策。四是為公眾服務。人們相信和尊重專業人士的判斷和決策,把健康、思想、公平、衣食住行等都托付給專業人士。專業人士必須真誠地、可信賴地、無私地為公眾和社會服務。公眾與專業人士之間存在隱性的社會契約。這是保持專業管轄權的承諾,專業人士必須信守諾言。五是專業使命感。專業人士認同自己的專業,喜歡並熱愛自己所從事的專業工作,從中發現價值和意義。愛崗敬業,工作不只是謀生的手段,而是願意付出的事業。
“這是我的工作”只有6個字,卻飽含了專業精神這五個方面的內容。多麽自信,這6字宣誓著:我有知識,受過專業培養,掌握系統知識!我有能力,妳放心,能夠準確分析並解決問題!我有信心,我的地盤我做主,壹定能夠戰勝病毒!多麽無私,多麽神聖,這6字宣誓著:我進入醫業,立誓獻身人道服務,立誓獻身公眾服務!治病救人,這是我的使命!奮戰在壹線的醫護人員大都是醫學院畢業生,受過傳染病知識培訓、臨床經驗豐富,可以擔負起救治新肺炎患者的工作。醫護人士依靠專業知識開展診斷、治療、推理等工作,例如金銀潭醫院的院長張定宇醫生,組織開展流行病學調查識別病源,試用新藥治療重癥患者。新冠狀病毒是以前從未在人體中發現的新毒株,關於其潛伏期、傳染性等壹系列問題剛開始並不明確,張繼先醫生憑借專業敏感意識在管轄範圍內果斷采取了有效防護措施,保護醫護人員,保護就診人員。醫務人員義無反顧沖在疫情防控第壹線,有的不幸被病毒感染,有的甚至獻出了生命,踐行“敬佑生命、救死扶傷、甘於奉獻、大愛無疆”的約定。“專業精神”是從西方舶來的概念。
我們非常熟悉的是“雷鋒精神”,概括為下表中的8種“精神”。專業精神與雷鋒精神有重疊之處,尤其是“為公眾服務”包括了雷鋒精神的大部分內容;“專業使命感”也涵蓋了雷鋒精神中“忠於職守愛崗敬業的‘螺絲釘’精神”;雷鋒精神中的“追求崇高不斷學習的‘釘子’精神”在“知識專業性”中也有所體現,但知識專業性更加強調擁有壹套基於學科教育之上的知識體系。雷鋒精神較少提及“專業實踐力”和“專業自主權”。實踐力是專業人士獲得管轄權的基石;如果不能解決問題,專業人士就失去了存在的合法性。自主權是專業與專業人士發揮作用和不斷發展的保證。如果聽從非專業人士的指揮,屈從非專業人士或受外部因素的影響,那麽專業人士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義。
現代社會的健康發展,雷鋒精神不能丟,專業精神更要倡導和發揚!作者:南京大學“中國企業專業化管理研究”課題團隊(編號:71632005)負責人:賈良定成員:蔔濛濛、丁憶壘、何剛、孔茗、李智、劉暢唱、劉德鵬、肖咪咪、孫雀密、王彥、薛美琴、楊椅伊、尤樹洋(成員按拼音排序)
教授簡介
賈良定,南京大學商學院工商管理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導師。研究主題是,從人力資源和戰略管理角度,探討建設德行與創新組織的微觀機制,《管理學季刊》戰略與領導行為領域主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