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灰斑鳩》?:
咕咕等,咕咕等,?
姑姑出門急匆匆。?
侄女呼喚姑姑等,?
忘了耳環和手巾。?
嗓子喊啞不回音,?
咕咕等,枉操心。?
2.《小燕子》?:
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來這裏。
3.《外婆橋》:
搖啊搖?
搖啊搖,搖到外婆橋;
4.《粽子香》:
粽子香,香廚房。
艾葉香,香滿堂。
桃枝插在大門上。
5.《小孩羞羞》 :
羞羞,把臉摳,?
摳個壕壕種豆豆;?
擴展資料民間短篇詩歌。包括抒情性的民歌與民謠。 歌﹑謠分稱﹐最早見於《詩經·園有桃》:“心之懮矣﹐我歌且謠。”關於歌與謠的不同﹐主要有兩種解釋:“曲合樂曰歌﹐徒歌曰謠”(《毛詩故訓傳》)﹔“有章曲曰歌﹐無章曲曰謠”(《韓詩章句》)。壹般說來﹐歌因為配樂和受曲譜制約﹐歌詞有與之相適應的句法章法結構﹐節奏壹般比較徐緩。謠不配樂﹐沒有固定曲調﹐取吟誦方式﹐章句格式比較自由﹐節奏壹般比較緊促。古人對歌與謠﹐也常聯用﹐統稱為“歌謠”﹐簡稱“民間歌謠”為“民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