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事變。
上海事變是在九壹八事變之後,日本為了轉移國際視線,並迫使南京國民政府屈服,於1932年1月28日晚發動的進攻上海中國守軍的事件。
1932年“九·壹八”事變後,日本帝國主義得寸進尺,企圖侵占上海,作為繼續侵略中的基地。1932年1月28日夜間,日本侵略軍由租界向閘北壹帶進攻。十九路軍在軍長蔡廷鍇、總指揮蔣光鼐的率領下,奮起抵抗。
1932年2月14日,蔣介石命令由前首都警衛軍87、88師和教導總隊組成第五軍,以張治中為軍長增援十九路軍參戰。1932年3月初,由於日軍偷襲瀏河登陸,中國軍隊被迫退守第二道防線。
1932年3月3日,日軍司令官根據其參謀總長的電示,發表停戰聲明。同日,國聯決議中日雙方下令停戰。24日,在英領署舉行正式停戰會議。
擴展資料
“壹二八”事變爆發有著深刻政治背景。其遠因為九壹八事變,國民哀東北之淪亡,起而杯葛,以經濟絕交促日本軍閥之覺悟。上海為中國之最大商埠,中國經濟之重心地,杯葛運動壹足以號召全國,再則足以制日本人民之死命。
故日本人處心積慮,欲謀取締中國排日運動。近因完全為日本軍閥蠶吞中國之動作。日僧事件及抵制日貨運動不過如中村失蹤及南滿鐵路被毀,為其同壹自然之導火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