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句詩出自初唐名臣虞世南的《蟬》
全文:
蟬?
垂緌飲清露,流響出疏桐。
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
譯文
蟬垂下像帽帶壹樣的觸角喝的是清冽的露水,悅耳的叫聲自梧桐林向外遠播。因為它站得高,聲音自然傳得遠,並不是借了秋風。
這是初唐名臣虞世南的壹首詠物詩。表面上寫的是是蟬的形體、習性和聲音,卻具有濃郁的象征意義,暗示著詩人高潔的品行,詠物的深層意義是詠人。疏桐”寫蟬聲之遠傳。三四兩句的發揮才字字有根。
這句詩出自初唐名臣虞世南的《蟬》
全文:
蟬?
垂緌飲清露,流響出疏桐。
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
譯文
蟬垂下像帽帶壹樣的觸角喝的是清冽的露水,悅耳的叫聲自梧桐林向外遠播。因為它站得高,聲音自然傳得遠,並不是借了秋風。
這是初唐名臣虞世南的壹首詠物詩。表面上寫的是是蟬的形體、習性和聲音,卻具有濃郁的象征意義,暗示著詩人高潔的品行,詠物的深層意義是詠人。疏桐”寫蟬聲之遠傳。三四兩句的發揮才字字有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