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成語解釋 - 三國迷局,曹操為什麽冷落張松,放棄主動投靠的劉璋?

三國迷局,曹操為什麽冷落張松,放棄主動投靠的劉璋?

《三國演義》中的曹操是壹個極其復雜的人物。有人說他渴求人才。有人說,為了獲得關羽騎馬的金銀,小宴三天,大宴五天,有人說他妒忌賢惠,妒忌自己的能力,殺了孔融和楊秀。更不用說張松主動示好,打算把地給蜀,曹操卻壹點都不理他!

根據小說中給出的理由,張松長得很醜。他的前額銳利,鼻子細,身材不到五尺,古人壹向看重外表。就連壹向仁義的劉備,也曾因為龐統的醜而拒絕使用。更何況曹操也無法回避世俗。除了醜,張松的話也相當刻薄。當時曹操統壹了北方。可以說,張松很堅強。張松沒有取悅他。他還揭發了曹老板的缺點,讓他被亂棍打出了校門!

被曹操趕走後,張松在回川過程中路過荊州。在劉備的糖衣炮彈下,張的歌曲被敵人占領,劉備能夠進入舒地區,為未來世界三部分奠定基礎。說到這裏,可以理解為曹操造了三分天下。如果當時張松得到更好的待遇,歷史可能會走向另壹個方向。當然,歷史不能假設,言情小說也不能被解讀為官方歷史。對於曹操忽視張嵩的原因,歷史上還有另壹種解釋。

小說中,張松在赤壁戰役後拜訪曹操,甚至在與馬超的戰鬥過程中遭受了小小的損失,這只不過是誇大了曹操的盲目傲慢。然而,在歷史上,張松在建安十三年奉命與曹操交朋友,也就是公元208年,中國歷史上發生了壹場重要的戰爭?赤壁戰役,張松在赤壁戰役前夕見到了曹操。

如果沒有這個時間表,同樣的事情會在不同的時間發生,情況也會大相徑庭。赤壁戰役前,曹操統壹北方,南下荊州,劉備四處奔走。孫權雖然還在江東,但此時面對曹操大軍時仍處於焦慮狀態,張松的到來在曹操眼中是在乞求投降。當然,他不會有好臉蛋。也許在曹操看來,蜀不值壹提。拿下江東之後,他就能攻打蜀國,實現世界統壹!

當然,曹操的這條時間線還是引以為豪的,但別人都有驕傲的資本。如果赤壁戰役勝利,誰能與曹操抗衡。比如,面對壹個弱國的乞降,秦始皇仍然毀滅了這個國家,但曹操不是秦始皇。赤壁戰役的失敗使他無法統壹國家!但我們可以做壹個假設,如果張松真的喜歡小說中赤壁之戰後的曹操,曹老板會不會拋頭顱?

小說給出的答案是把曹操描繪成傲慢自大。但如果真的是赤壁後的歷史,曹操即使看不起張松,也不會說他壞話,也不會在學校裏打他。曹操的性格也許有壹些背信棄義的成分,但他更像是壹只貓頭鷹,壹個渴望?周公獻身天下?的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