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康肅公堯咨善射,當世無雙,公亦以此自矜。嘗射於家圃,有賣油翁釋擔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見其發矢十中八九,但微頷之。
康肅問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無他,但手熟爾。”康肅忿然曰:“爾安敢輕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壹葫蘆置於地,以錢覆其口,徐以杓酌油瀝之,自錢孔入,而錢不濕。因曰:“我亦無他,惟手熟爾。”康肅笑而遣之。
譯文:
陳堯咨擅長射箭,當時世上沒有人能和他相比,他也憑著這壹點自誇。壹次,他曾在自家的園圃裏射箭,有個賣油的老翁放下挑著的擔子,站在壹旁,不在意地斜著眼看他,久久地不離去。老翁見到陳堯咨射出的箭十支能中八九支,只不過微微地點點頭贊許這情況。
康肅公問道:“妳也會射箭嗎?我射箭的本領不也很精湛嗎?”老翁說:“沒有什麽別的奧秘,只不過是手熟罷了。”康肅公聽後憤憤地說:“妳怎麽敢輕視我射箭的武藝!”老翁說:“憑著我倒油的經驗就可懂得這個道理。”於是老翁取過壹個葫蘆立放在地上,用銅錢蓋在它的口上,慢慢地用杓子把油倒進葫蘆,油從銅錢的孔中註進去,卻不沾濕銅錢。老人說:“我這點手藝也沒有什麽別的奧秘,只是手熟罷了。”陳堯咨見此,只好笑著將老翁打發走了。
《買油翁》練習:
1、聯系上下文,揣摩下列加點的詞的意思。
①公亦以此自矜。
②有賣油翁釋擔而立,睨之,久而不去。
③見其發矢十中八九,但微頷之。
④康肅笑而遣之。
答案:
①自矜,自誇。陳康肅公善於射箭,他常常誇耀自己.這裏“自誇”就將他驕傲自大、不可壹世、洋洋自得之態表現出來。
②睨,斜視。賣油翁對陳堯咨射術不以為然,斜著眼睛看,這裏就寫出了賣 油翁的不在意。同時他對自己充滿了信心。
③微頷,微微點頭。陳康肅公射擊前十支能中八九支,賣油翁對此微微點頭稱贊,表現了賣油翁對陳堯咨箭術的稱許。
④笑,表現了陳堯咨對賣油翁高超 技藝的贊許,也是壹種尷尬的笑。
2、課文中哪兩個字表現了賣油翁對陳堯咨箭術的態度?哪些詞語表現了陳堯咨的傲慢無禮?
答案:文中“微頷”兩個字表現了賣油翁對陳堯咨箭術的贊許態度。“微頷”的意思是“微微點頭”,這是表示同意或贊許的神態。陳堯咨射箭時,賣油翁“釋擔而立”,開始只是“睨之”,不拿正眼去看,但陳堯咨“十中八九”,技藝確實非同壹般,賣油翁也忍不住點頭稱贊。可是他認為這也不是出人預料之事,所以只是“微頷”,但無絲毫輕視之意。
3、《賣油翁》壹文塑造了哪兩個人物形象?他們各有什麽性格特點?
答案:
本文塑造了陳堯咨和賣油翁兩個栩栩如生的形象。陳堯咨射箭本領比較高超,但自以為是,驕傲自 滿,對別人觀看他射箭時只微微點頭大為不滿。賣油翁是壹個勞動者的形象。現射時,賣油翁深知其中的道理,卻不卑不亢;酌油時,其表演精彩,令人嘆為觀止;別人對他生氣時,他以自己的“絕活”使人破“忿”為笑。賣油翁是壹個勤勞、樸實而又心胸開闊的長者。
4、課文描述陳堯咨射箭和賣油翁酌油這兩段文字,哪壹段寫得比較詳細,哪壹段寫得比較簡略,為什麽?
答案:
寫賣油翁酌油的壹段文字要比寫陳堯咨善射的壹段詳細。文章這樣安排詳略,是為了刻畫人物和表達中心的需要。對賣油翁詳寫酌油技藝的高超,突出他以理服人、以“酌油”技藝制勝對方的形象,寫陳堯咨的射技只用“十中八九”的簡略敘述,對他恃技驕橫則作較詳的描寫。突出了各自的性格,文章中心也十分突出。
5、文中第壹人稱代詞有__,第二人稱代詞有__
答案: 吾、我;汝、爾
6、文中能表現陳堯咨傲慢無禮的句子是,能表現賣油翁技高壹籌的語句是,表明賣油翁對射技的觀點的句子是。
答案:略
7、其它練習題:
(1)按課文內容填寫。
①乃取壹葫蘆置於地,,,自錢口入,。因曰:“,。”
②康肅問曰:“,吾射不亦精乎?”翁曰:“無他,。”
(2)選出劃線字意義不正確的壹項( )
A、有賣油翁釋擔而立,睨之(指代陳堯咨射箭)
B、但微頷之(指代善射的陳堯咨)
C、以我酌油知之(指代手熟的道理)
D、康肅笑而遣之(指代賣油翁)
(3)不包含人稱代詞的壹項( )
A、汝亦知射乎? B、爾安取輕吾射!
C、無他,但手熟爾。 D、以為且噬己也,甚恐。
(4)選出翻譯不正確的壹項( )
A、吾射不亦精乎——我射出的箭頭不是很尖銳嗎?
B、無他,但手熟爾——沒有別的什麽,只不過是手熟罷了。
C、徐以杓酌油瀝之——慢慢地用勺子舀油倒進葫蘆裏。
D、自錢孔入,而錢不濕——油從銅錢洞裏進去,然而銅錢不補油沾濕。
(5)填空。
①《賣油翁》選自《》,作者,謚號___,是我國宋朝著名文學家。
②陳堯咨輕視賣油翁的句子是___表現陳堯咨氣憤的句子是__。
③文中____、____、__、___等詞可以看出賣油翁“惟手熟爾”。
④本文蘊含的哲理是__用壹個成語概括為___。
(6)鄭人有欲買履者,先自度①其足,而置之其坐②。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③。”反④歸取之。及反,市罷,遂不得履。人曰:“何有試之以足?”曰:“寧信度,無自信也。”
①解釋下列的詞。
度__ 坐__度___ 反__。
②下面句子中的“之”意義和用法不同於其他三項的壹項是( )。
A、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 B、至之市
C、而忘操之 D、反歸取之
③翻譯下列句子。
①何不試之以足?
②寧信度,無自信也。
④ “鄭人買履”這則寓言故事諷刺了__的人。
參考答案
1、略
2、B
3、C
4、A
5、①歐陽文忠公文集;歐陽修;文忠 ②汝亦知射乎;爾安敢輕吾射 ③取;置;覆;酌 ④做事情只要持之以恒,不斷練習,終會熟能生巧,練就硬本領;熟能生巧。
6、(1)①動詞,量 ②同“座”,座位 ③名詞,尺碼 ④同“返”,回家
(2)B(提示:A、C、D項“之”均為代詞,代“尺碼”,B項為動詞,“到”)
(3)①為什麽不用腳來試鞋呢?②寧可相信尺碼,也不要相信自己的腳呀!
(4)固守教條,脫離實際,頭腦僵化,不知變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