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成語解釋 - 三國演義傳國玉璽八個字

三國演義傳國玉璽八個字

《三國演義》中的傳國玉璽的八個字是“受命於天,既壽永昌”。

在《三國演義》中,滄海橫流,英雄輩出,令人神往的時代,而在這個神秘的時代中,還有壹個最神秘的物件,傳國玉璽上面刻了八個字:“受命於天,既壽永昌”。秦始皇並六國,得到和氏璧,派玉工將其制成了玉璽,稱之為“天子璽”。上面“受命於天,既壽永昌”八個字也是秦始皇宰相李斯手書,是封建時代最高權力的象征。

傳國璽自問世後,就開始了富有傳奇色彩的經歷。傳說公元前219年,秦始皇南巡行至洞庭湖時,風浪驟起,所乘之舟行將覆沒。始皇拋傳國玉璽於湖中,祀神鎮浪,方得平安過湖。劉邦建漢登基,佩此傳國玉璽,號稱“漢傳國璽”。

傳國玉璽的特色

1、材質:傳國玉璽可能是用藍田玉或和氏璧制成,質地堅硬而溫潤。

2、形狀與尺寸:玉璽的形狀為方圓四寸,上鈕交五龍。

3、歷史傳承:自秦始皇登基至後唐末主李從訶自焚遺失,傳國玉璽歷經1200余年。期間,它屢易其主,輾轉於神州赤縣凡2000余年。盡管最終銷聲匿跡,但其在中國歷史中的地位和價值不容忽視。

4、象征意義:傳國玉璽不僅是皇權的象征,也是國家統壹的標誌。歷代帝王都以得到此璽為符應,視其為國家的重器。得之則象征其“受命於天”,失之則表現其“氣數已盡”。凡登大位而無此璽者,則被譏為“白版皇帝”,顯得底氣不足而為世人所輕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