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舞魚燈,在霞浦牙城壹帶,有著春節期間舞魚燈的習俗,舞魚燈以村組隊,人數少則十幾人,多者上百人,每人壹魚,內燃蠟燭,魚燈套路有“鯉魚擺尾”、“雙魚爭食”、“鯉魚戲水”、“魚躍龍門”等,表演隊變化有方陣、壹字長蛇陣、八卦迷魂陣等。
2、打糍粑,在過年的時候制作食用,過年前制作糍粑是農村上千年流傳下來的習俗。具有濃厚的鄉村風味,打糍粑活動成為大家過年前的壹項重要準備活動。
3、掛燈籠,起源於2100多年前的西漢時期,每年的農歷正月十五元宵節前後,人們都掛起象征團圓意義的紅燈籠,來營造壹種喜慶的氛圍。
4、唱畬歌,畬歌的豐富多彩,充分顯示畬民的智慧,其歌詞古樸自然,又清新活潑,充滿山林風味,反映了畬族的風情特色。
5、貼春聯,每逢春節,無論城市還是農村,家家戶戶都要挑漂亮的紅春聯貼於門上,辭舊迎新,增加喜慶的節日氣氛,表達了中國勞動人民壹種避邪除災、迎祥納福的美好願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