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將迎來2021年,這也是今年最後的壹期《壹周汽車圈》了,來看看最後壹個完整周內汽車圈有哪些值得關註的吧~
首先先來看看糟心的消息:
本周眾泰汽車母公司鐵牛集團申請破產,終究是沒能挺過2020年;另外,壹汽馬自達也傳出明年解散的傳聞,好在官方隨即辟謠;同時,有媒體爆料稱特斯拉中國“為產量不惜降低質量?問題零件直接上生產線”,特斯拉官方回應稱為,文章不實,為造謠抹黑……
當然也有好消息:
本周FCA、PSA合並獲歐盟反壟斷機構批準,預計將在1月底前完成合並交易;上汽奧迪進展推進,首款車型預計將在明年量產、2022年上市銷售;蘋果汽車也傳出新消息,或將於將於2021年9月推出蘋果電動車……更多詳細內容壹起來看看吧~
01.特斯拉被曝:為產量不惜降低質量
這個周末,品玩發布了《特斯拉中國亂象揭蠱?第三季》曝光了特斯拉質量標準下降,使用次品零件裝車,整車品控標準下調;管理方式過於粗暴,充滿“包工頭”文化,上海特斯拉工廠,已經淪落為“血淚工廠”。
在品玩報道中的?“多名特斯拉中國內部人士表示,為了完成產量,特斯拉正在不擇手段地降低自己的質量標準”、“當對產量的要求達到臨界點時,代價將是質量做出犧牲,解決辦法非常簡單粗暴,就是把有問題的零件,也就是次品,直接上線”等相關表述.
對此,特斯拉負責對外事務的副總裁陶琳,已通過個人微博發聲,稱“文章編織的離譜,槽點太多”,同時舉例稱“?Model?S並非上海工廠生產,而是美國進口”,並認定文章為造謠抹黑,將準備起訴品玩。
而對陶琳的此番言論,品玩官方日前也已在微博進行了回應:“特斯拉中國行徑的離譜,已經超出我們的想象力了,槽點多到不知從哪說起,唯壹能做的就是進行後續跟進。”
車界觀點:
自國產Model?3在中國交付以來,並且不斷降價,特斯拉在中國的銷量也是屢創新高,11月份的銷量已經突破2萬輛大關,甚至超過不少同價位燃油車的銷量。
不過,同時特斯拉中國也因為品控、管理等問題,也受到了很多車主、網友的曝光與質疑,而在特斯拉本次的回應中,評論裏充滿著特斯拉車主對於其品控的吐槽,本以為引入國內生產後的特斯拉會在質量、做工上有所增長,但顯然國內消費者的這壹願望並沒有實現。
而如果品玩文章中關於品控的披露都是事實的話,那對於特斯拉中國來說無疑是壹次嚴重的信任危機,我們也將持續關註後續進展。
02.FCA、PSA合並通過反壟斷批準
美東時間12月21日,FCA與PSA合並獲得歐盟反壟斷機構批準。兩家公司合並預計將於明年壹季度完成。據了解,FCA、PSA合並獲得歐盟反壟斷的批準,批準的條件是完全遵守兩家公司的壹攬子承諾。
歐盟曾擔心FCA和PSA合並後高達34%的市場份額將主導歐洲廂式貨車市場,並遠遠超過了雷諾、福特、大眾和戴姆勒。後四者的市場份額分別為16%、16%、12%和10%。該委員會表示,這種主導地位可能意味著消費者將面臨更高的定價。
而根據其他媒體的披露來看:為了解除歐盟反壟斷機構對於競爭關系的擔憂,PSA與FCA提出了兩點承諾:
1.延長PSA與豐田汽車歐洲公司就小型輕型商用車達成的壹項合作協議。根據該協議,PSA生產豐田品牌主要在歐洲銷售的輕型商用車。這樣可通過增加產能利用率來降低相關零部件的價格。
2修正FCA、PSA及其維修商之間生效的關於乘用車和輕型商用車的“維修和保養”協議,以方便競爭對手的商用車可以利用PSA與FCA輕型商用車維修和保養網絡。
車界觀點:據此前彭博社報道,FCA和PSA計劃在1月底前達成交易。如今在經過反壟斷批準後意味著雙方合並終於要如願完成。PSA與FCA順利合並後將成為全球第四大汽車集團,年銷量規模將達到900余萬輛;同時雙方的合並還有利於***同在電氣化轉型中節省開支,但是值得註意的是,雖然兩者在歐洲輕貨市場有所優勢,但近幾年在乘用車領域都有所下滑,尤其是在中國市場的挑戰更大,合並後的新集團又會有怎樣的應對呢?
03.眾泰汽車母公司鐵牛集團破產
12月24日,*ST眾泰發布公告稱,公司於近日收到永康法院下發的《民事裁定書》,其母公司(實控人)鐵牛集團由於已經嚴重資不抵債,且無繼續經營的能力,缺乏挽救可能性。法院依法裁定如下:1、終止鐵牛集團有限公司的重整程序;2、宣告鐵牛集團有限公司破產。
鐵牛集團2016年成為眾泰汽車母公司,隨著鐵牛集團破產,無疑讓本就困難的眾泰汽車更加雪上加霜。不過,眾泰汽車表示,鐵牛集團破產不會對公司日常經營造成重大影響,但可能會引起本公司實際控制權的變化。
車界觀點:值得註意的是,在鐵牛集團宣告破產之後,眾泰汽車股價反而上漲了2.1%,而這樣的原因或許是“鐵牛破產出局,有利於新的投資方接手,反而使得眾泰汽車重組能更加順利。”不過,對於眾泰汽車來說,無論母公司鐵牛集團是否被破產清算,想要翻身都很困難,今年以來眾泰汽車包括工廠、研究院在內都已經停工,再加上虧損擴大、子公司被破產清算、欠薪等諸多負面因素,眾泰汽車可謂命懸壹線。
04.壹汽馬自達回應明年解散為謠言
日前,壹汽馬自達對此前網上流傳的明年解散傳聞進行回應,表示其為謠言。
今年6月份,壹汽集團宣布對壹汽馬自達管理關系進行調整,與日本馬自達合作主體由壹汽奔騰轎車有限公司變更為壹汽集團公司。調整後,壹汽集團將設立壹汽馬自達事業部,負責運營壹汽馬自達品牌全價值鏈運營,在集團內部與壹汽-大眾、壹汽豐田等公司處於同壹管理層。
據了解,日本馬自達在國內有壹汽馬自達和長安馬自達兩家合資公司,其中長安馬自達旗下擁有昂克賽拉、CX-30、CX-5和CX-8四款車型,壹汽馬自達旗下僅有CX-4和阿特茲兩款車型。
但兩家合資公司表現呈現兩極化發展。長安馬自達11月銷量為13,279輛,同比增長5.28%。前11月累計銷量為122,260輛,同比增長0.12%;壹汽馬自達11月銷量為5,448輛,同比暴跌39.61%至,累計銷量69,331輛,同比下滑14.40%。
車界觀點:雖然壹汽馬自達對這起傳言進行了辟謠,但是從實際來看,壹汽馬自達的情況並不樂觀。近幾年來,壹汽馬自達也沒有引進新車的消息,產品線缺失再加上品控問題,導致品牌難以向前發展,被傳出即將解散的消息或許也在意料之中。
05.上汽奧迪項目取得新進展
12月23日,中國壹汽、德國奧迪、上汽集團達成***識:未來,上汽奧迪產品將由壹汽-大眾奧迪投資人網絡進行銷售相關服務及售後服務。
有業內人士了解到,這個“投資人網絡”的意思是,上汽奧迪可以建立自己的銷售渠道,但必須由現有的壹汽-大眾奧迪經銷商投資人來建立。兩家的銷售會分開,但售後是在統壹的渠道中。上汽奧迪將在現有奧迪投資人網絡內開啟全國合作夥伴招募活動。
如今,隨著上汽奧迪銷售渠道歸入“壹汽大眾奧迪經銷商網絡”後,上汽奧迪持續推進的阻礙也正式消除,按照此前消息,上汽奧迪的首款量產車型有望在2022年上市。
車界觀點:在此之前,上汽奧迪項目雖然在四年前就已開始,如今在三方達成***識後意味著上汽奧迪項目取得裏程碑進展,後續工作將順利展開,根據消息,奧迪A7L將是上汽奧迪合資公司首款量產投放的車型,該車最早於2021年第三季度開啟預售,並將於2022年初正式上市交付。從本次三方的協商結果來看,壹汽-奧迪經銷商似乎成為最大贏家,上汽則妥協讓步了許多。但從另壹個角度來看,只要新建銷售網,不需要重復建設售後網絡,也為上汽節省了許多資源,同時利用現有網絡也有利於上汽奧迪在短期內快速拉升銷量。
06.蘋果汽車或將在明年9月推出
據外媒報道,壹名臺灣制造商高管匿名透露,傳聞已久的蘋果電動車將至少提前兩年,於2021年第三季度推出。該報道稱,這家臺灣制造商正準備2021年第二季度加大“蘋果汽車”(Apple?Car)零部件產量,並稱蘋果已在加州秘密測試數款原型車,預計2021年9月推出蘋果汽車。
另據臺灣《經濟日報》報道,蘋果近期已向和大、貿聯-KY、和勤、富田等汽車零部件供應商提出備貨要求,將相關企業列入首批供應鏈。消息壹出,特斯拉股價應聲下跌6.49%,市值蒸發428億美元(約合人民幣2803億元),而蘋果則漲1.24%,市值已達21801億美元。
車界觀點:雖然現在還不能確定2021年9月,蘋果汽車能否按時到來,但是按照此前新造車企業的進展來看,這壹時間過於緊張,盡管過去幾年裏蘋果申請了大量汽車相關的專利,涵蓋自動駕駛、智能座艙、智能互聯、智能車身等多個方面,但是相比手機領域,蘋果想要在汽車領域復制成功是個難事。但蘋果汽車造車也為傳統車企帶來了不小的挑戰,大眾汽車首席執行官赫伯特·迪斯(Herbert?Diess)近日表態說,現金充裕的科技巨頭加入汽車行業,給大眾帶來的挑戰將比豐田等傳統競爭對手大得多。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