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成語解釋 - 2019教育創新100|角力墊上學人生態度 黃俊勝翻轉孩子的升學路

2019教育創新100|角力墊上學人生態度 黃俊勝翻轉孩子的升學路

嘉義樸子國小角力教練黃俊勝,不只教角力,更教人生態度,訓練之余安排課輔教學,甚至提供自家房間充當學生宿舍,盡心盡力,只希望能為偏鄉孩子翻轉未來,找到人生方向。

走入樸子國小體育館地下室,迎面而來的是略帶汗味的悶熱空氣,壹雙雙大小不同、顏色各異的角力專用鞋,整齊地堆放在角落。藍色的角力墊上,男孩環抱住對手的腰,往右後方側拋出去,兩人壹同摔倒在墊上,發出「碰」的壹聲。

「切進去、切進去,動作要連貫。」嘉義樸子國小角力教練黃俊勝,坐在計時器旁,眼神銳利地看著孩子們練習。墊子上,他是認真負責的教練,親身示範動作,讓孩子看見自己的錯誤,加以改正;離開墊子,他是老師,是朋友,以身教代替言語,期望孩子在學習運動技能之余,能培養正確的價值觀,與永不放棄的精神。

角力墊上,孩子兩兩壹組,有身材纖細的國中女孩,也有體型高壯的高中青年,找到與自己身材相仿的人之後,便在墊上壹隅,開始訓練。與壹般的角力隊不同,黃俊勝的隊上,從國小生到大學生都有。

與身材相仿的人對戰,模擬與自己同量級對手比賽的感覺,黃俊勝要求孩子每兩分鐘必須換對手,盡量與不同人對戰,了解不同打法與戰術。黃俊勝提供

黃俊勝以樸子國小為基礎,發展角力運動基礎訓練站,並積極尋找資源,讓訓練站擴張至可囊括國小、國中、高中及大學選手的訓練場所,避免孩子在升學過程中,因個別學校角力訓練資源不足而停止訓練。

雖然,多數基層訓練站只設立到高中,但為了讓孩子升上大學也能繼續訓練,黃俊勝重新回到學校,考取嘉義大學體育與健康休閑學系研究所,與校方談合作,讓嘉大能提供經費與教育資源,讓升上大學的孩子,也可以在他的隊上持續訓練。

 

不少孩子從個頭矮小的國小生,讓黃俊勝帶成獨當壹面的大學運動員,過程自然比當壹個國小教練辛苦。在研究所期間,黃俊勝ㄧ邊讀書,壹邊指導選手;遇到比賽期,他與附近國中、高中協調考試時間,避免撞期;同時,也邀請鄰近學校老師,為成績落後的孩子補習;暑假,他更帶孩子去臺東移地訓練,與各地選手交流。

趁著移地訓練,黃俊勝也會帶孩子們去當地旅遊,放松心情之余,也可培養隊員之間的感情。黃俊勝提供

如此勞心勞力,只因為「舍不得孩子」。

黃俊勝隊上近六成孩子來自弱勢家庭,父母、長輩的陪伴較少,家庭功能薄弱。國小畢業後,孩子們將面臨青春期,怕孩子結識壞朋友,走上歪路,黃俊勝幹脆讓孩子留下來,繼續練角力。

「我以前道館也是從小帶到大,那時我就想,我把他教壹教,國中就把他推出去,好像有點不負責任,那我就留著繼續顧好了。」黃俊勝笑說,他用訓練、課輔,綁住孩子時間,讓他們沒機會「跟人家混」,在孩子形塑品格的關鍵時期,為他們建立單純的交友圈,以及規律的生活。

由於隊上孩子年齡分布廣,黃俊勝也為孩子設計不同的訓練菜單。國小孩子以體能遊戲為主,發展手眼協調、身體素質,而非講究比賽成績。他解釋,許多人認為角力是危險運動,不願讓孩子參與,但其實每個運動都有其風險性,從中獲得樂趣、增進體能,學習自保能力才是最重要的。

國小生借由體能遊戲,培養孩子的體能、反應速度,黃俊勝也會從中尋找有潛力的孩子培養成選手。黃俊勝提供

黃俊勝進壹步舉例,許多家長會要求孩子學習遊泳,並不是想要孩子成為遊泳選手,而是希望孩子溺水時,懂得自救。他指出,學角力也是同樣道理,透過學習角力的護身打法,孩子能夠在摔倒、受到攻擊時,快速反應,護住頭部,避免撞擊。

除了角力,黃俊勝也會帶孩子參加籃球夏令營、踢足球、學遊泳,體驗不同運動,找出自身興趣。黃俊勝說:「如果他真的對角力很喜歡,家人認同度高,我們才會讓他走上選手這條路。」因此,國小多停留在培養興趣階段,國高中才會進行密集訓練。

國高中生依照程度不同,沒有統壹的訓練菜單,僅有固定訓練時間,孩子可以依自己的體能概況,與教練討論,提出自己的訓練課表。訓練後,國高中生們也會幫黃俊勝教導國小的學弟妹,指導學弟妹動作,也傳授他們對戰經驗,培養隊友的團結。

不只壹起練習,還能壹起住。為了讓家住較遠的孩子,免去通勤的麻煩,黃俊勝大方提供自家三樓作為學生宿舍,讓遠從東石、雲林、阿裏山來練習角力的孩子,能夠專註訓練和讀書。

學生宿舍有沒有「舍規」?黃俊勝讓學生自主討論,偶爾從旁給建議。但有壹條,他要求絕對遵守,那就是晚上七點半到八點半的閱讀時間。「以後不管做什麽事情,都得要有時間可以靜下心來看書,如果沒辦法靜下心來,很多事情都沒有辦法做。」黃俊勝說,希望借此培養學生做事專註的態度,和保持閱讀習慣。

除了做事專註,黃俊勝也期望學生在訓練之余,能夠學習正確的處事態度,和永不放棄的精神。練角力並不是輕松活,總有孩子撐不下去,黃俊勝說,他會「哄騙」孩子留下。

「以後不管妳有沒有成為壹個選手,不放棄的精神,都會成為妳的習慣,以後不管做任何事情,妳都會要求自己。」運動不僅培養體能,對黃俊勝來說,更重要的是培養對的人生態度。

不論在場上或是場下,黃俊勝希望孩子不要輕言放棄,他引用球學聯盟創辦人何凱成的話,鼓勵學生,不要讓妳現在的遭遇,定義妳現在的人生,只要有機會就應該去努力。黃俊勝提供。

國三畢業後,壹度想打退堂鼓的莊茵婷笑說,自己就是被教練「騙回來」的,當時已練到極限的她,考慮放棄,但想到練了這麽久,放棄實在可惜,在教練的極力說服下,待了下來。咬牙繼續堅持的她,2014年,成為亞洲青少年角力錦標賽國手,更為臺灣奪下第三名的佳績,2015年,獲得總統教育獎,她說,最感謝的人,是教練黃俊勝。

「如果在我國中沒有遇到他的話,我可能不知道我現在在幹嘛,也可能沒有目標,也沒有辦法有壹個好的工作可以做。他算是我人生中的貴人、恩師、父親。」身處弱勢家庭的莊茵婷感性的說。剛考上嘉義大同國小的鐘點代課教師的她,成功靠著角力,翻轉自己的未來。

在樸子國小擔任角力教練即將邁入第十年,學生數從壹臺小客車剛好坐滿,到如今出遊必須找遊覽車,黃俊勝想帶給孩子的始終不變,只希望孩子在角力墊上學會吃苦、不放棄的精神,「我不需要在那種很光榮的新聞看到孩子,只求不在社會版新聞看到妳,好好工作,好好學習,只要態度是對的,我覺得做什麽都可以。」

帶著在角力墊上學到的永不放棄,黃俊勝期望偏鄉孩子在與人生逆境角力時,能夠靠著自身努力與態度,翻轉出壹個安定、快樂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