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測、通信、計算機和控制這4大技術在信息系統中雖然各司其職,但是從技術要素層次上看,它們又是相互包含、相互交叉、相互融合的。感測、通信、計算機都離不開控制;感測、計算機、控制也都離不開通信;感測、通信、控制更是離不開計算機。
另外,按目前的狀況,感測、通信、計算機和控制4大技術的作用並不在相同層次上,計算機技術相對其他3項而言處於較為基礎和核心的位置。因為正是計算機技術的高速發展才帶動了整個信息技術的高速發展。事實上,在計算機技術產生之前,感測技術、通信技術和控制技術就已經產生了。但那時這些技術的水平還是比較低的,很多操作還需要人工進行。計算機技術產生以來,感測技術、通信技術和控制技術的水平得到了極大地提高。不僅自動化水平不能與過去同日而語,而且通過程序控制實現了越來越強大、越來越復雜、越來越便利、越來越高效的功能和服務。可以說,當前信息技術的基本特征就是計算機程序控制化。
程序控制化的優點是:第壹,能夠可靠地長期運轉。因為壹個程序壹旦正確地設計完成,就可以壹勞永逸地反復執行,完成指定的功能或服務,可靠性遠遠超過人工。第二,技術進步快。任何復雜的功能強大的程序都是由多個簡單的功能單壹的程序組成的,程序的不斷開發就自然地積累下來,而程序的積累就會直接帶來技術的進步。並且,技術更新往往只是軟件的更新,花費的成本和代價較小。第三,便於構造大系統。大系統可以被分解為眾多的子系統來構造,子系統內部靠內部程序控制,子系統之間靠數據或協議來聯系和協調。依靠這種方式,壹個覆蓋全球的大信息系統也不難建立。
正是由於這些優點,計算機技術產生以來,信息技術便有了突飛猛進的進步。它的應用已經滲透到社會的各行各業、各個角落,極大地提高了社會生產力水平,為人們的工作、學習和生活帶來了前所未有的便利和實惠。
雖然當今的信息技術已經給人們帶來了不曾奢望的利益,但技術前進的腳步是不會停止的。在面向21世紀的技術變革中,信息技術的發展方向將是智能化。
當今的信息技術在某些方面已經超過了人腦在信息處理方面的能力,如記憶能力、計算能力等等;但在許多方面,卻仍然遜色於人腦,如文字識別、語音識別、模糊判斷、模糊推理等等。尤其重要的是,人腦可以通過自學習、自組織、自適應來不斷提高信息處理的能力;而存儲程序式計算機的所有能力都是人們通過編制程序賦予給它的,與人腦相比是機械的、死板的和無法自我提高的。
針對以上問題,人們從多年以前就開始研究智能理論與技術,探索人腦信息處理的機制,以便用機器更好地模擬人腦的功能。通過幾十年的努力,智能理論與技術已經取得了很大進展。正是這些進展為信息技術的智能化提供了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