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長城山海關東門箭樓上,掛著壹塊橫額巨匾,上面寫著:“天下第壹關”五個大字,筆法蒼勁有力,莊重而不呆滯,瀟灑而不輕佻。其中的“壹”
字長壹丈三尺三寸;繁寫的“關”字壹豎長壹丈四尺五寸;“壹”字壹筆不顯單薄;“關”字多筆不顯紛繁。“天下第壹關”這塊名匾,傳說是明朝的壹位書法家寫的。
在明朝成化年間,山海關附近有個叫蕭顯的舉子,少年時代就擅長書法。由於他的字寫得好,當地人還把他寫的字刻在石碑匕呢!蕭顯的書法雖然很出名,但他家裏很窮,所以仍然過著吃不飽、穿不暖的生活。
有壹年,皇帝下了壹道聖旨,要開科考試。消息傳到蕭顯耳朵裏,他也想到京城去趕考,可是窮得連壹兩銀子也沒有。去向別人借吧,窮人沒有錢,富人又不肯借,蕭顯實在為難。俗話說:“窮幫窮,富幫富。”鄰居中有位孤老太婆,沒兒沒女,大家都叫她“孤老”,聽說蕭顯有難處,她就把家傳的壹塊古硯拿出來,賣了十兩銀子,給蕭顯送去了。蕭顯非常感謝孤老,他說:“我蕭顯雖然很窮,但也不能輕易要您的銀子。聽說皇上要給山海關東門箭樓上掛塊‘天下第壹關’的橫匾,我現在把字寫好,等皇上下了聖旨,您老人家把字交給總鎮大人獻上去,壹定有您的好處。”蕭顯說完,提筆壹揮而就。孤老壹看蕭顯寫了“天下第關”四個大字,其中還缺個“壹”字,就說:“五個字妳只寫了四個,這怎麽行呢?”蕭顯聽了,微微壹笑,說:
“老人家請盡管放心,您把這四個大字交給總鎮大人,如果他問您,就說那個‘壹’字在晾曬時,被壹陣風刮走了。‘壹’字很好寫,大人就痢耠人補寫壹個吧!這個‘壹’字如果補寫不上,他就得向皇上奏本,皇上定會下聖旨找人補寫,到那時您再來找我好了。”說完,收拾行李,帶上銀兩,上京趕考去了。
蕭顯走後不久,皇帝果真下了壹道聖旨,貼出皇榜,招聘天下名士書寫“第下第壹關”的橫匾。孤老聽說,就帶上“天下第關”四個大字,去見山海關總鎮大人。總鎮看見這蒼勁有力的幾個大字,非常高興,但仔細壹看,少壹個字,就說:“皇上要的是‘天下第壹關’五個字,妳怎麽只有四個呢?”
孤老回答說:“寫匾的人當初是寫了‘天下第壹關’五個字,沒想到在晾曬的時候,被風刮走了個‘壹’字。大人,這‘壹’字不難寫,您就痢耠人補上吧!”總鎮大人壹想,可不是,寫個“壹”還不容易?於是揮揮手,對孤老說:“這裏沒妳的事了,回去吧!”
孤老壹想:不對呀,他還沒給我賞銀呢!於是就說:“大人,這賞銀到哪裏去領啊?”
“什麽賞銀!妳把‘壹’字弄丟了,這事若被皇上知道,怪罪下來,還有妳的命嗎!快快離開這裏。”總鎮大人想獨吞這筆賞銀,就把孤老攆走了。
總鎮連夜策馬進京,把“天下第關”四個字親自獻給皇帝。皇帝見了,大加贊賞。可就是缺個“壹”字。皇帝問總鎮:“‘壹’字哪裏去了?”總鎮照著孤老的話回奏了壹番。皇帝說:“那麽,妳就招人來寫個‘壹’字吧。”
總鎮領了聖旨,招來了許許多多能書善寫的名士,可是這些名士,費了九牛二虎之力,寫來寫去,寫出的“壹”字,不是長了,就是短了,不是粗了,就是細了,怎麽也配不上“天下第關”四個字。總鎮正在著急時,有個謀士替他出主意說:“大人可給皇上奏本,只要皇上肯出重賞,‘壹’字就不難寫出來。”總鎮聽謀士說得有理,當天就向皇帝奏本。皇帝見了奏本之後,又下了壹道聖旨:“誰能找到寫‘天下第關’四個字的人,補上‘壹’字,就賞賜他黃金百兩,白銀千兩;有官的加兩級,無官的賞給官做。”
總鎮見皇帝出的重賞,樂得心都開了花。可是,到哪裏去找那個寫“天下第關”的人呢?那個謀士又給他出主意,連夜把孤老傳到總鎮衙門,限她半月之內把那個寫字的人找來,把“壹”字給補上:如果找不到那個寫字的人,就要重重治罪。孤老聽了總鎮的壹番話,知道皇上又下了聖旨,她想起蕭顯臨行時的話,就壹口答應了。孤老回家收拾起包裹,拄上拐杖,上京城找蕭顯去了。
孤老歷盡千辛萬苦,來到了京城。終於找到了蕭顯的府上。蕭顯聽說孤老來了,忙叫仆人把老人家請進書房。孤老說明來意,蕭顯說:“好吧,您老人家先休息幾天,我自有安排。”
孤老在蕭府休息了三天,吃的是山珍海味,蓋的是錦緞綢被。蕭顯每天陪著孤老閑聊,就是不見他提起寫“壹”字的事。這天孤老問蕭顯說:“蕭相公,什麽時候才給我寫‘壹’字啊?”蕭顯說:“您老人家幫我磨墨吧。”
說著,用手指了指放在書房墻角落裏的壹只小缸說:“您把磨好的墨汁倒進去,什麽時候裝滿,我什麽時候寫。”
從那天起,孤老天天坐在書房裏磨墨,磨呀磨,壹直磨了七天七夜,墨汁才裝滿壹缸。這天清早,蕭顯叫仆人擡來壹張兩丈多長的條案,上面鋪上半尺厚、壹丈五尺長的宣州玉版宣紙。壹切準備停當,蕭顯這才對孤老說:
“現在還不能寫,得吃過午飯才能寫。不過,還得請您老人家幫忙。”孤老說:“只要我能辦到的,蕭相公只管說。”蕭顯說:“這頓午飯還得請您老人家像當年寫‘天下第關’四個字的時候壹樣,給我做壹頓白豆幹飯,蘿蔔粉條湯,讓我吃飽了才能寫好這個‘壹’字。”孤老答應了。這天中午,她真的給蕭顯做了壹頓白豆幹飯和蘿蔔粉條湯。蕭顯飽餐了壹頓,這才準備寫“壹”字。
蕭顯寫字的方法很特別,壹不用筆,二不用手,只見他把頭發解開,用繩把頭發齊根紮好,像壹把“繩刷子”立在頭上。這時,只見他猛地把頭壹低,把頭上的“繩刷子”伸到墨汁缸裏,用力壹攪,蘸飽濃墨,又猛地壹擡頭,把頭發壹甩,叭的壹聲,濃墨不偏不倚,正甩在鋪好的宣紙上,接著壹挫、壹拖、壹頓,壹個“壹”字就寫出來了。真是筆法如神,筆鋒有力。這時,再看蕭顯,只見他渾身汗濕,筋疲力盡。他休息了壹會,才把寫好“壹”字的玉版宣紙卷好,雙手捧著交給孤老。蕭顯說:“這個‘壹’字夠您老人家吃穿後半輩子了。”孤老嘆口氣說:“唉,有山海關總鎮大人在,我能得到多少賞銀呢!”蕭顯聽孤老講的也是,就說:“這佯吧,明日我領您老人家面見皇上,把‘壹’字獻上去。”蕭顯附著孤老的耳朵又如此這般他說了壹番。第二天,蕭顯領著孤老面見皇帝。孤老把那個“壹”字呈獻上去,皇帝看了非常高興,立即命令能工巧匠把字刻在匾上。皇帝賞給孤老百兩黃金,千兩白銀,還問她能做什麽樣的官。孤老說:“我壹個孤老婆子,哪裏會做官,這字是兵科給事中蕭顯寫的,他是壹個真正有才學的人,皇上該給他升官晉級。”皇帝聽了孤老的話,立即封蕭顯做福建按察僉事。孤老見皇帝封了蕭顯,又跪下磕了個頭說:“皇上開恩,這賞銀我老婆子不敢要。”皇帝問:“這是為什麽?”孤老說:“頭壹回我獻‘天下第關’四個字,不僅賞銀領不到,總鎮大人還把我趕出衙門。這回我帶著這麽多的賞銀回山海關,總鎮大人豈不要殺我的頭哇!”皇帝大吃壹驚:“竟有這等事?”蕭顯急忙跪下說:“山海關總鎮瞞上欺下,理應治罪。”皇帝真的下旨撤了山海關總鎮的職,孤老這才帶了賞銀回山海關去了。
從那以後,“天下第壹關”的橫額巨匾,便高高地懸掛在山海關東門箭樓上了。
以上就是“天下第壹關”的故事的所有內容了,還想知道更多,請收藏
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