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成語解釋 - 壹個網上逃犯“現形記“:7年詐騙10余名女子遭舉報落網,有人還為他生女

壹個網上逃犯“現形記“:7年詐騙10余名女子遭舉報落網,有人還為他生女

直到謊言被揭穿,很多女子甚至連他的真實名字都不知道。她們以為結識了壹個有錢、有事業的優質男友,沒想到壹切全是假的,人財兩空

實際上,他的真名叫黨某民,陜西人,真實身份是壹名有詐騙前科的網上逃犯!在潛逃至四川德陽後,多年來,他冒充做工程的包工頭等身份,化名為李軍、李強、羅巖、李建章等,通過社交軟件認識多名女子,並與她們同時交往,在騙財騙色之後便消失無蹤。紅星新聞記者了解到,目前***有10多名德陽女子被黨某民詐騙,其中壹名受害女子還為他生下女兒。

“很多人被騙財騙感情,甚至連嫌疑人真名都不知道,有些受害人因家庭或者面子原因甚至不願報案。”12月5日,德陽市公安局旌陽區分局民警茍磊向紅星新聞記者表示,嫌疑人黨某民目前已被刑事拘留,案件還在進壹步辦理中。

黨某民在出租屋被抓

網友舉報:

被男子騙財騙色

當事女子稱系網上結識,被騙後遭拉黑

2021年年底,陸續有網友在短視頻平臺舉報壹名男子“李軍”,引發四川德陽當地網友關註。視頻中,受害人舉報壹個名為“李軍”的男子到處騙財騙色,並提醒廣大女性不要上當受騙。而在評論區,還有網友回復稱自己也有被其詐騙的經歷。

這個舉報視頻,為黨某民最終落網埋下重要的“伏筆”。

今年4月,德陽市公安局旌陽區分局刑警大隊接到陜西白水縣公安局線索稱,該縣警方發現在某網絡視頻平臺上壹張人像照片,與網上逃犯黨某民樣貌相似度過高,懷疑其藏匿於德陽市區,請求協助調查。

根據這個線索,德陽市公安局旌陽區分局刑警大隊立即聯系網安大隊,很快便聯系上發布舉報視頻的鄧女士了解情況,她稱這張人像照片是壹名自稱叫“李軍”的男子自拍後發給她的,該男子還假借“耍朋友”對她實施了詐騙。

同月11日,鄧女士來到德陽市公安局旌陽區分局報案,向警方講述了“自己被李軍詐騙”的經過。

鄧女士向警方講述,自己是2018年認識的“李軍”,對方自稱是德陽中江人,她感覺對方知識淵博、談吐幽默,兩人非常聊得來。壹來二去,兩人日漸相熟起來。那段時間,“李軍”對她非常殷勤,可以說是關懷備至。兩人在網上相談甚歡,不久便確立戀愛關系。期間,“李軍”多次以生意、感情、家庭等理由向她索取錢財。

後來,她發現“李軍”突然消失了,怎麽也聯系不上,而自己的微信也被對方拉黑,電話也打不通,這時才知道自己被騙了。

為了讓更多女性朋友提高警惕,鄧女士通過抖音、陌陌等網絡平臺發布了“李軍”的信息,想以此提醒女性朋友的提高反詐意識,防止被騙。不料,這個視頻在網上引發關註,評論區內竟有多名女子紛紛響應留言,聲稱自己也遭受過“李軍”的詐騙,但均已聯系不上該男子。

據鄧女士講述,在報案前,她還曾和另壹名被騙的女子相約前往德陽市區“李軍”租住的小區,在該小區門口,兩人將正準備開車外出的“李軍”堵住,“李軍”逃跑不成竟然欲開車撞她們,兩人連忙躲開,“李軍”借機逃跑。

警方調查:

另壹受害人還為他生女

排查找到“同居女子”,發現其蹤跡

根據陜西白水縣警方的線索,以及鄧女士的報案,德陽市公安局旌陽區分局反詐民警在掌握相關線索後,展開調查。

民警壹邊調取“李軍”社會關系,壹邊聯系受害人收集線索,“李軍”的身份信息逐漸明晰起來。

在“李軍”曾租住的德陽某小區,兩名受騙女子上門討說法壹事鬧得沸沸揚揚,這兩名女子就是鄧女士壹行兩人。而民警在走訪中得知,該小區還有壹名受害人羅女士。

“羅女士稱,她被騙了10余萬元,還為他生了壹個女兒,如今女兒已經3歲多。”辦案民警向紅星新聞記者介紹,在德陽城區做小生意的羅女士與“李軍”交往了大概有3年時間,“李軍”謊稱自己是包工頭,在外面做工程,並以做工程需給工人發工資為由,先後從羅女士處拿走了10余萬元。

2021年年底,有受害者在網上舉報後,“李軍”也從羅女士面前“消失”了。事前,他欺騙羅女士稱,因做工程欠別人的錢,有人會來找他麻煩,要躲壹段時間。此後,兩人斷了聯系,羅女士的微信也被其拉黑。到這時,羅女士就感覺自己可能被騙了。

“羅女士還曾懸賞5000元,尋找嫌疑人的信息。”辦案民警向紅星新聞記者介紹,就在2021年年底,有廣漢網友提供了“李軍”的信息,羅女士打電話過去確認後讓其還錢,“李軍”回復:“妳這個錢我會還妳。”

然而,3天後,“李軍”再次消失,沒了消息。

在進壹步調查中,辦案民警發現,“李軍”在對壹名女性實施詐騙的過程中,同時會通過聊天交友軟件尋找下壹個目標。而他所使用的電話號碼和微信號大多是由受害者身份證辦理,壹旦事情暴露就會棄用。

“此人反偵察意識很高,網上查不到他的任何真實身份信息,他在與女性受害者交往過程中,每次出門都會戴著鴨嘴帽和口罩出門,身份壹時難以核實。”辦案民警介紹,線索到了羅女士這裏,又斷了。

“他不是本地人,來到德陽市區是否還有親戚和朋友”帶著這些疑問,旌陽警方對嫌疑人“李軍”近期電話聯系對象展開了追蹤,並對其活動軌跡進行摸排和走訪。

“通過調查,我們發現了壹個開頭為199的電話號碼頻繁出現在‘李軍’的聯系人員名單中,很可疑。”辦案民警向紅星新聞記者介紹,經調查,該號碼是轄區市民劉女士的電話,同時民警發現這個199開頭的電話還同時註冊了多個網絡賬號,同時在使用。

對此,結合嫌疑人的作案手法,警方認為劉女士很有可能正在被“李軍”詐騙,當辦案民警聯系上在德陽城區上班的劉女士,她還不知道和自己同居的男子竟然是個“騙子”,此時“李軍”已經化名“羅巖”。

直到從民警口中得知實情後,劉女士才如夢初醒。嫌疑人“李軍”也就此浮出水面。

那麽,他到底是誰?

嫌疑人落網:

曾有詐騙前科被網上追逃

化名冒充包工頭和警察,詐騙多名女子

根據劉女士提供的出租屋信息,警方開始實施對“李軍”的抓捕。

此時,“李軍”租住在德陽城區壹個老舊小區,與劉女士***同居住,但狡猾的“李軍”竟給出租屋安裝了密碼鎖,連密碼也沒告訴劉女士。今年4月15日深夜,民警以臨時核查為由敲門,“李軍”打開房門後被民警壹舉抓獲。通過各種信息比對,警方確認“李軍”正是陜西白水縣警方7年前網上追逃的詐騙嫌疑人黨某民。

“黨某民交代詐騙有10余起,目前有4人報案。”辦案民警茍超向紅星新聞記者介紹,黨某民是壹名有詐騙前科的網上逃犯,今年37歲,陜西蒲城縣人,此前曾在四川德陽、中江有工作經歷,後來返回陜西老家,2014年夥同他人詐騙9.5萬元,2015年被陜西白水縣警方網上追逃。之後,黨某民潛逃到四川德陽躲藏,此後開始利用虛假身份實施詐騙。

根據警方調查,黨某民的行騙套路也被揭開:他通常使用受害人的電話信息註冊社交軟件,通過微信、陌陌、婚戀網站等社交軟件認識女性,化名李軍、李強、羅巖、李建章等,冒充做工程的包工頭、民警等職業,與多名女子同時交往,實施詐騙。其中,劉女士被騙4萬余元,鄧女士被騙6萬余元;羅女士被騙10余萬元,還為其生了孩子。

“他還化名李建章,冒充警察在婚戀網站上認識綿竹的李女士,詐騙其1.7萬余元。”茍超介紹,直到黨某民被抓,很多受害人還蒙在鼓裏,甚至連他的真實名字都不知道。其中,有些受害人系單身離異,有些受害人甚至還有家庭,因為家庭或者面子等原因不願報案。

目前,嫌疑人黨某民已被警方刑事拘留,案件還在進壹步辦理中。

紅星新聞記者王明平旌陽區警方供圖

編輯余冬梅楊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