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人要有度不要自取其辱意思是壹般做事要有尺度,尺是標準,原則,是指做事不要太過頭導致招來(惹來)侮辱。
自取其辱,讀音是?zì qǔ qí rǔ。取:招來、導致,意思是自己做了過分的事情而招來(惹來)侮辱。出自孔子《論語》:“子貢問友。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則止,毋自辱焉,自作自受。””
意思是子貢問怎樣交朋友。孔子說:“忠言相告,好話對導,他不聽就算了,不要自找羞辱。”
擴展資料:
壹、成語故事讀解:
這壹段話的意思其實在《裏仁》篇裏已由子遊說過了。子遊說:“事君數,斯辱焉;朋友數,斯疏矣。”意思是說:服事君主太殷勤繁瑣,反而會招來羞辱;與朋友相交過從太密,反 而會有壹天疏遠。
壹句話:無論是對待領導還是朋友,都要保持 壹定的距離。孔子在《公冶長》裏贊揚晏子“善於人交,久而敬之。”其實 也有這樣的意思在內。
至於在《先進》篇裏說:“以道事君,不可則止。”那意思就更明顯了,都是說:對待領導也罷,對待朋友也罷,都不要“剃頭擔子壹頭熱”,太過於自作多情,結果是壹廂情願,反而使人厭煩,招來羞辱。
這裏面的道理,我們在《裏仁》篇裏已經說得很細。總之是人各有誌,不能強勉,就會朋友成冤家,那又何必呢? 這不是在人際關系上耍滑頭,也不是對朋友不忠,而是交友的藝術,聖人的經驗之談。
二、近義詞:
自欺欺人
解釋:欺騙自己,也欺騙別人。
出自:《朱子語類》:“因說自欺欺人曰:欺人亦是自欺,此又是自欺之甚者。”
示例:有人說中國的實業就會借此促進,那是自欺欺人之談。 ——魯迅《兩地書·二九》
語法:聯合式;作謂語、定語、分句;含貶義
參考資料:
百度百科-自欺欺人
百度百科-自取其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