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烏棲曲》
唐——李白
姑蘇臺上烏棲時,吳王宮裏醉西施。
吳歌楚舞歡未畢,青山欲銜半邊日。
銀箭金壺漏水多,起看秋月墜江波。
東方漸高奈樂何!
白話譯文:
姑蘇臺上的烏鴉剛剛歸窩之時,吳王宮裏西施醉舞的宴飲就開始了。
飲宴上的吳歌楚舞壹曲未畢,太陽就已經落山了。
金壺中的漏水滴了壹夜,吳王宮山的歡宴還沒有結束,吳王起身看了看將要墜入江波的秋月。
天色將明,仍覺余興未盡,就是天亮了,又可奈何我樂興未艾哉!
2、唐·皇甫冉《送魏十六還蘇州》
原文選段:
秋夜深深北送君,陰蟲切切不堪聞。
歸舟明日毗陵道,回首姑蘇是白雲。
釋義:
秋天沈沈的夜色下送君歸去,蟋蟀鳴聲切切不堪入耳。明日妳將乘船回毗陵,到那時,回首姑蘇,所見將唯有壹片白雲。
3、宋·蘇舜欽《過蘇州》
原文選段:
東出盤門刮眼明,蕭蕭疏雨更陰晴。
綠楊白鷺俱自得,近水遠山皆有情。
萬物盛衰天意在,壹身羈苦俗人輕。
無窮好景無緣住,旅棹區區暮亦行。
釋義:
東出盤門景物看得格外分明,落壹陣蕭蕭細雨改換了陰晴。綠楊依依白鷺點點,全都各自怡樂歡欣,近處的水遠處的山,壹處處隱含著深情。世間萬物有盛有衰,憑仗上天旨意施行,嘆息我嘗盡羈旅愁苦,卻被凡夫俗子們看輕。這無窮美景可惜無緣留住,客船黃昏時竟還匆匆遠行。
4、唐·杜荀鶴 《送人遊吳》
原文選段:
君到姑蘇見,人家盡枕河。
古宮閑地少,水港小橋多。
夜市賣菱藕,春船載綺羅。
遙知未眠月,鄉思在漁歌。
釋義:
妳到姑蘇時將會看到,那兒的人家房屋都臨河建造。姑蘇城中屋宇相連,沒有什麽空地;即使在河汊子上,也架滿了小橋。夜市上充斥著賣菱藕的聲音,河中的船上,滿載著精美的絲織品。遙想遠方的妳,當月夜未眠之時,聽到江上的漁歌聲,定會觸動妳的思鄉之情。
5、宋·姜夔 《姑蘇懷古》
原文選段:
夜暗歸雲繞柁牙,江涵星影鷺眠沙。
行人悵望蘇臺柳,曾與吳王掃落花。
釋義:
在朦朧的夜色中,壹片片雲兒,急遽地掠過船旁。清澈的江水,靜靜地流淌;天上的星辰,在水波中蕩漾,閃耀著光芒。沙灘上的白鷺,早已睡熟,沒壹點聲響。
我默默地望著姑蘇臺,帶著幾分惆悵:那迷濛的柳樹,經歷了多少年的風霜?是它,曾用低垂的細條,為吳王掃拂著滿地飄墜的花瓣。
6、唐·張繼 《楓橋夜泊 / 夜泊楓江》
原文選段: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釋義:
月亮已落下烏鴉啼叫寒氣滿天,對著江邊楓樹和漁火憂愁而眠。姑蘇城外那寂寞清靜寒山古寺,半夜裏敲鐘的聲音傳到了客船。
擴展資料:
《烏棲曲》詩的開頭兩句,以洗煉而富於含蘊的筆法勾勒出日落烏棲時分,姑蘇臺上吳宮的輪廓和宮中美人西施醉態朦朧的剪影使人們隱約感受到籠罩著吳宮的幽暗氣氛 ,聯想到吳國日暮黃昏的沒落趨勢。
而這種環境氣氛,又正與“吳王宮裏醉西施”的縱情享樂情景形成鮮明對照,暗含樂極悲生之意。這層象外之意,貫串全篇,含蓄隱微。
李白(701-762),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朝浪漫主義詩人,被後人譽為“詩仙”。漢族,祖籍隴西成紀,出生於碎葉城(當時屬唐朝領土,今屬吉爾吉斯斯坦),4歲再隨父遷至劍南道綿州。李白存世詩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傳世。
百度百科——《烏棲曲》
2. 描寫蘇州的詩句楓橋夜泊
唐張繼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父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再遊姑蘇玉芝觀
唐許渾
高梧壹葉下秋初,迢遞重廊舊寄居。
月過碧窗今夜酒,雨昏紅壁去年書。
玉池露冷芙蓉淺,瓊樹風高薜荔疏。
明日掛帆更東去,仙翁應笑為鱸魚。
渡吳江
唐杜牧
堠館人稀夜更長,姑蘇城遠樹蒼蒼。
江湖潮落高樓迥,河漢秋歸廣殿涼。
月轉碧梧移鵲影,露低紅草濕螢光。
文園詩侶應多思,莫醉笙歌掩華堂。
代諸妓贈送周判官
唐白居易
妓筵今夜別姑蘇,客棹明朝向鏡湖。
莫泛扁舟尋範蠡,且隨五馬覓羅敷。
蘭亭月破能回否,娃館秋涼卻到無?
好與使君為老伴,歸來休染白髭須。
吳越懷古
唐李遠
吳越千年奈怨何,兩宮清吹作樵歌。
姑蘇壹敗雲無色,範蠡長遊水自波。
霞拂故城疑轉旆,月依荒樹想嚬蛾。
行人欲問西施館,江鳥寒飛碧草多。
送人遊吳
唐杜荀鶴
君到姑蘇見,人家盡枕河。
古宮閑地少,水巷小橋多。
夜市賣菱藕,春船載綺羅。
遙知未眠月,鄉思在漁歌。
3. 關於蘇州的詩句“君到姑蘇間,人家皆枕河。故宮閑地少,水巷小橋多。”--唐代詩人杜荀鶴
壹逕抱幽山,居然城市e68a847a686964616f31333262383532間。(宋·蘇舜欽《滄浪亭》)
人道我居城市裏,我疑身在萬山中。(元·維則《獅子林即景》)
絕憐人境無車馬,信有山林在市城。(明·文徵明《拙政園圖詠·若墅堂》)
不知城市有山林,謝公丘壑應無負。(清·徐崧《秋過懷雲亭訪周雪客調寄踏莎行》。懷雲亭即今蘇州北半園)
隔斷城西市語嘩,幽棲絕似野人家。(清·汪琬《再題姜氏藝圃》)
誰謂今日非昔日,端知城市有山林。(清·乾隆《獅子林得句》)
居士高蹤何處尋,居然城市有山林。(清·王賡言《遊獅子林》)
鷗鳥群嬉,不觸不驚;菡萏成列,若將若迎。(蔣堂《北池賦》,北池為唐宋時代蘇州官府園林)
懶雲仙,蓬萊深處恣高眠……林泉愛我,我愛林泉。(吳西逸《殿前歡·懶雲窩》,懶雲窩為元代蘇州宅園)
清風明月本無價;近水遠山皆有情。(滄浪亭聯
蒼松翠竹真佳客;明月清風是故人。(獅子林立雪堂聯)
江山如有待;花柳更無私。(拙政園與誰同坐軒聯)
閑尋詩冊應多味;得意魚鳥來相親。(拙政園繡綺亭舊聯)
俯水枕石遊魚出聽;臨流枕石化蝶忘機。(虎丘花雨亭聯)
江南園林甲天下,蘇州園林甲江
塔從林外出,山向寺中藏(虎丘)
古宮閑地少,水巷小橋多
老板愛吃南邊菜,都到蘇州城裏來
蘇州好,葑水種雞頭,瑩潤每疑珠十斛,柔香偏乳盈甌,細剝小庭幽
東西南北橋相望,畫橋三百映江城
春城三百七十橋,兩岸朱樓夾柳條
綠浪東西南北水,紅欄三百九十橋
夜讀蘇州詩,襟懷盡冰雪。
飄飄關塞雲,微微河漢月。
秋蘭南窗前,清香靜中發。
懷我千載心,歲晚更幽絕。
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4. 有關蘇州的詩詞楓橋夜泊
張繼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送人遊吳
杜荀鶴
君到姑蘇見,人家盡枕河。
古宮閑地少,水港小橋多。
夜市賣菱藕,春船載綺羅。
遙知未眠月,鄉思在漁歌。
將歸姑蘇南樓餞送李明府
許渾
無處登臨不系情,壹憑春酒醉高城。
暫移羅綺見山色,才駐管弦聞水聲。
花落西亭添別恨,柳陰南浦促歸程。
前期迢遞今宵短,更倚朱闌待月明。
再遊姑蘇玉芝觀
許渾
高梧壹葉下秋初,迢遞重廊舊寄居。
月過碧窗今夜酒,雨昏紅壁去年書。
玉池露冷芙蓉淺,瓊樹風高薜荔疏。
明日掛帆更東去,仙翁應笑為鱸魚。
姑蘇雜永
唐伯虎
長洲茂苑古通津,風土清嘉百姓馴。
小巷十家三酒店,豪門五日壹嘗新。
市河到處堪搖擼,街巷通宵不絕人。
四百萬糧充歲辦,供輸和出似吳民。
別蘇州
白居易
浩浩姑蘇民,郁郁長洲城 。
來漸荷寵命,去愧無能名。
青紫行將吏,班白列黎氓。
壹時臨水拜,十裏隨舟行。
餞筵猶未收,征棹不可停。
稍隔煙樹色,尚聞絲竹聲。
悵望武丘路,沈吟滸水亭。
還鄉信有興,去郡能無情。
這個帖子裏面有好多/f?kz=579798186
5. 描寫蘇州的古詩姑蘇懷古 許渾
宮館余基輟棹過,黍苗無限獨悲歌。
荒臺麋鹿爭新草,空苑鳧鹥占淺莎。
吳岫雨來虛檻冷,楚江風急遠帆多。
可憐國破忠臣死,日日東流生白波。
再遊姑蘇玉芝觀 許渾
高梧壹葉下秋初,迢遞重廊舊寄居。
月過碧窗今夜酒,雨昏紅壁去年書。
玉池露冷芙蓉淺,瓊樹風高薜荔疏。
明日掛帆更東去,仙翁應笑為鱸魚。
將歸姑蘇南樓餞送李明府 許渾
無處登臨不系情,壹憑春酒醉高城。
暫移羅綺見山色,才駐管弦聞水聲。
花落西亭添別恨,柳陰南浦促歸程。
前期迢遞今宵短,更倚朱闌待月明。
楓橋夜泊 張繼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父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姑蘇臺懷古 陳羽
憶昔吳王爭霸日,歌鐘滿地上高臺。
三千宮女看花處,人盡臺崩花自開。
姑蘇城南湖陪曹使君遊 羅隱
水蓼花紅稻穗黃,使君蘭棹泛回塘。
倚風荇藻先開路,迎旆鳧鷖盡著行。
手裏兵符神與術,腰間金印彩為囊。
少年太守勛庸盛,應笑燕臺兩鬢霜。
姑蘇真娘墓(墓地虎丘西寺內) 羅隱
春草荒墳墓,萋萋向虎丘。
死猶嫌寂寞,生肯不風流。
皎鏡山泉冷,輕裾海霧秋。
還應伴西子,香徑夜深遊。
題姑蘇淩處士莊 韋莊
壹簇林亭返照間,門當官道不曾關。
花深遠岸黃鶯鬧,雨急春塘白鷺閑。
載酒客尋吳苑寺,倚樓僧看洞庭山。
怪來話得仙中事,新有人從物外還。
泊舟姑蘇 王安石
朝遊盤門東,暮出閶門西。
四顧茫無人,但見白日低。
荒林帶昏煙,上有歸鳥啼。
物皆得所托,而我無安棲。
酹江月 姑蘇臺懷古 薩都剌
倚空臺榭,愛朱闌飛瞰,百花洲渚。
雲嶺回廊香徑悄,爭似舊時庭戶。
檻外遊絲,水邊垂柳,猶學宮腰舞。
繁華如夢,登臨無限情古。
果見荒臺落日,麋鹿來遊,漫爾繁榛莽。
忠臣抉目東門上,可退越來兵伍。
空鑄千將,終為池沼,掩面歸何所。
遺風千載,尚聽儂歌白*。
念奴嬌 姑蘇臺懷古 周權
飛臺千尺。直雄跨層雲,東南勝絕。
當日傾城人似玉,曾醉臺中春色。
錦幄塵飛,玉簫聲斷,麋鹿來宮闕。
荒涼千古,朱闌猶自明月。
送目獨倚西風,問興亡往事,飛鴻天末。
且對壹尊浮大白,分甚為吳為越。
物換星移,嘆朱門、多少繁華消歇。
漁舟歌斷,夕陽煙水空闊。
江城子 歐陽炯
晚日金陵岸草平,落霞明,水無情。
六代繁華,暗逐逝波聲。
空有姑蘇臺上月,如西子鏡,照江城。
沁園春 陳人傑 詳細內容 切換到百度裏搜索
草滿姑蘇,問訊夫差,今安在哉。
望虎丘蒼莽,愁隨月上,蠡湖浩渺,興逐潮來。
自古男兒,可人心事,惆悵要離招不回。
離之後,似舞陽幾個,成甚人才。
西風斜照徘徊。
比舊日江南尤可哀。
嘆茫茫馬腹,黃塵如許,紛紛牛背,青眼難開。
應物香銷,樂天句杳,無限風情成死灰。
都休問,向客邊解後,祗好拈杯。
6. 贊美蘇州的詩句贊美蘇州的詩句
1、鷗鳥群嬉,不觸不驚;菡萏成列,若將若迎。
2、居士高蹤何處尋,居然城市有山林。——王賡言《遊獅子林》
3、南浦春來綠壹川,石橋朱塔兩依然。年年送客橫塘路,細雨垂楊系畫船。——範成大《橫塘》
4、俯水枕石遊魚出聽;臨流枕石化蝶忘機。——虎丘花雨亭聯
5、清風明月本無價;近水遠山皆有情。——滄浪亭聯
6、君到姑蘇間,人家皆枕河。故宮閑地少,水巷小橋多。
7、隔斷城西市語嘩,幽棲絕似野人家。——汪琬《再題姜氏藝圃》
8、壹逕抱幽山,居然城市間。
9、古宮閑地少,水巷小橋多。
10、誰謂今日非昔日,端知城市有山林。——乾隆《獅子林得句》
11、黃鸝巷口鶯欲語,烏鵲河頭冰欲銷。綠浪東西南北水,紅欄三百九十橋。鴛鴦蕩漾雙雙翅,楊柳交加萬萬條。借問春風來早晚,只從前日到今朝。——白居易《正月三日閑行》
12、江山如有待;花柳更無私。——拙政園與誰同坐軒聯
13、人道我居城市裏,我疑身在萬山中。——維則《獅子林即景》
14、不知城市有山林,謝公丘壑應無負。
15、閑尋詩冊應多味;得意魚鳥來相親。——拙政園繡綺亭舊聯
16、塔從林外出,山向寺中藏。
17、絕憐人境無車馬,信有山林在市城。——文徵明《拙政園圖詠·若墅堂》
18、江南園林甲天下,蘇州園林甲江。
19、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張繼《楓橋夜泊》
20、君到姑蘇見,人家盡枕河。古宮閑地少,水巷小橋多。夜市賣菱藕,春船載綺羅。遙知未眠月,鄉思在漁歌。——杜荀鶴《送人遊吳》
21、蒼松翠竹真佳客;明月清風是故人。——獅子林立雪堂聯
22、揚州驛裏夢蘇州,夢到花橋水閣頭。覺後不知馮侍禦,此中昨夜***誰遊?——白居易《夢蘇州水閣寄馮侍禦》
7. 有關蘇州的詩詞有哪些有關蘇州的詩詞
1.《正月三日閑行》
年代: 唐 作者: 白居易
黃鸝巷口鶯欲語,烏鵲河頭冰欲銷。
綠浪東西南北水,紅欄三百九十橋。
鴛鴦蕩漾雙雙翅,楊柳交加萬萬條。
借問春風來早晚,只從前日到今朝。
2.《楓橋夜泊》
年代: 唐 作者: 張繼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3.《江城子·晚日金陵岸草平》
年代: 唐 作者: 歐陽炯
晚日金陵岸草平,
落霞明,水無情。
六代繁華,暗逐逝波聲。
空有姑蘇臺上月,
如西子鏡,照江城。
4.《楊柳枝詞四首》
年代: 宋 作者: 孫光憲
閶門風暖落花幹,飛遍江城雪不寒。
獨有晚來臨水驛,閑人多憑赤欄幹。
有池有榭即濛濛,浸潤翻成長養功。
恰似有人長點檢,著行排立向春風。
根柢雖然傍濁河,無妨終日近笙歌。
毿毿金帶誰堪比,還***黃鶯不較多。
萬株枯槁怨亡隋,似吊吳臺各自垂。
好是淮陰明月裏,酒樓橫笛不勝吹。
5.《姑蘇臺懷古》
年代: 宋 作者: 陳羽
憶昔吳王爭霸日,歌鐘滿地上高臺。
三千宮女看花處,人盡臺崩花自開。
8. 關於蘇州詩句1、《橫塘》(宋)範成大 南浦春來綠壹川,石橋朱塔兩依然。
年年送客橫塘路,細雨垂楊系畫船。 2、《楓橋夜泊》(唐) 張繼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3、《題破山寺後禪院》(唐) 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竹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 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
萬籟此俱寂,但余鐘磬聲。 4、《懷吳中馮秀才》(唐)杜牧 長洲苑外草蕭蕭,卻算遊程歲月遙。
唯有別時今不忘,暮煙秋雨過楓橋。 5、《正月三日閑行》(唐) 白居易 黃鸝巷口鶯欲語,烏鵲河頭冰欲銷。
綠浪東西南北水,紅欄三百九十橋。 鴛鴦蕩漾雙雙翅,楊柳交加萬萬條。
借問春風來早晚,只從前日到今朝。 6、《烏棲曲》(唐) 李白 姑蘇臺上烏棲時,吳王宮裏醉西施。
吳歌楚舞歡未畢,青山欲銜半邊日。 銀箭金壺漏水多,起看秋月墜江波。
東方漸高奈樂何! 7、《題破山寺後禪院》(唐) 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竹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
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萬籟此俱寂,但余鐘磬聲。
8、《憶江南》(唐) 白居易 江南憶,其次憶吳宮。吳酒壹杯春竹葉, 吳娃雙舞醉芙蓉,早晚復相逢。
擴展資料 蘇州,古稱吳,簡稱為蘇,又稱姑蘇、平江等,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和風景旅遊城市,國家高新技術產業基地,長江三角洲城市群重要的中心城市之壹、G60科創走廊中心城市、江蘇長江經濟帶的重要組成部分,有“人間天堂”的美譽。 蘇州位於江蘇省東南部,長江三角洲中部,東臨上海,南接嘉興,西抱太湖,北依長江。
蘇州屬亞熱帶季風海洋性氣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種植水稻、小麥、油菜,出產棉花、蠶桑、林果,特產有碧螺春茶葉、長江刀魚、太湖銀魚、陽澄湖大閘蟹等。 蘇州素來以山水秀麗、園林典雅而聞名天下,有“江南園林甲天下,蘇州園林甲江南”的美稱,又因其小橋流水人家的水鄉古城特色,有“東方水都”之稱。
蘇州古城遺存的古跡密度排名第三,蘇州古城14.2平方公裏。蘇州古城和蘇州園林為世界文化遺產和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雙遺產"集於壹身,而昆曲、陽澄湖大閘蟹、周莊是三張國際級、重量級的品牌。
蘇州園林甲天下,為中國十大名勝古跡之壹,其中九座園林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截止2009年有六項非物質文化遺產被列為世界口頭與非物質文化遺產;“吳中第壹名勝”虎丘深厚的文化積澱,使其成為遊客來蘇州的必遊之地。 蘇州現有2個國家歷史文化名城(蘇州、常熟)、12個中國歷史文化名鎮(昆山周莊、吳江同裏、吳江震澤、吳江黎裏、吳中甪直、吳中木瀆、太倉沙溪、昆山千燈、昆山錦溪、常熟沙家浜、吳中東山、張家港鳳凰)。
保存較好的古鎮(如吳江的黎裏、盛澤、平望,太倉瀏河等)、中國歷史文化名村(吳中陸巷古村、明月灣),中國首批十大歷史文化名街之二的平江路、山塘街。 參考資料 百度百科——蘇州。
9. 用贊美“蘇州”的古詩有哪些1、《橫塘》(宋)範成大
南浦春來綠壹川,石橋朱塔兩依然。
年年送客橫塘路,細雨垂楊系畫船。
2、《楓橋夜泊》(唐) 張繼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3、《題破山寺後禪院》(唐) 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竹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
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萬籟此俱寂,但余鐘磬聲。
4、《懷吳中馮秀才》(唐)杜牧
長洲苑外草蕭蕭,卻算遊程歲月遙。
唯有別時今不忘,暮煙秋雨過楓橋。
5、《夢蘇州水閣寄馮侍禦》(唐) 白居易
揚州驛裏夢蘇州,夢到花橋水閣頭。
覺後不知馮侍禦,此中昨夜***誰遊?
10. 關於蘇州的詩句,俗語濃枝高下繞亭臺,初染胭脂漸次開.遮映落霞迷澗壑,漫和疏雨點莓苔.低藏雙燕人前舞,密引群蜂花底回.安得廬山千樹子,療饑換有谷如堆.(王心壹《蘭雪堂集》) 宮袍錯落紫麒麟,曾是先皇法從臣.海外文章傳諫草,天南魑魅識星辰.荊蠻流寓真吾土,燕趙悲歌見古人.淥水名園春更好,挈壺花下伴垂綸.(王寵《雅宜山人集》)園林佳輯,已多年珍玩.拙政諸園寄深眷.想童時常與窗侶嬉遊,蹤跡遍山徑樓廊汀岸.今秋通簡劄,投甓招瓊,妙繪頻貽抱慚看.古趣寫朱梅,蘭石清妍,更風筱幽禽為伴,盼把晤滄浪虎丘時,踐雅約,兼聆造形精鑒. 1956年同濟大學出版陳從周之《蘇州園林》圖冊,余函購而時時展玩之.近歲識從周時,承貺以手繪畫幅,偕遊蘇州則來書中語也. 葉聖陶蘇州好,拙政好園林.四面荷風三面水,紅裳翠蓋滿池心.炎夏愜幽尋.園之中部,有亭曰"荷風四面",居高臨下,為賞荷勝處.蘇州好,拙政好園林.卅六鴛鴦成雙對,浴波戲水結同心.池館蓄文禽.卅六鴛鴦館面臨廣池,池中蓄鴛鴦十余對,拍浮為樂.蘇州好,拙政好園林.盆盎盈庭花簇簇,瀟湘壹閣竹森森.到處有清陰.留聽閣壹帶,羅列花木盆景無數,豐富多彩."瀟湘壹角"為種竹處.蘇州好,拙政好園林.軒宇玲瓏如展扇,與誰同坐有知音.於此可橫琴.西部有小軒作扇面形,別創壹格,榜曰"與誰同坐".蘇州好,拙政好園林.月榭星臺新安置,東西結合更幽深.放眼豁胸襟.園之東部拓地二十余畝,鳩工庀材,布置壹新;從此與中部、西部互相結合,更見幽深寬廣.蘇州好,拙政好園林.民不能忘垂百載,忠王偉績感人深,歌頌到如今.太平天國忠王李秀成,曾開府於此.調寄《望江南》 周瘦鵑拙政名園好景多,池塘屈曲漾晴波,遠香堂外清如畫,四面涼風萬柄荷.拙政園始建於明代,由於多水,頗見疏朗,有遠香堂、四南荷風亭諸勝.拙政園名園訪紫藤,繁花密葉壹層層,衡山手植資回念,盤旋神龍勢欲騰.報政園有明文征明手植紫藤,今仍繁榮,老幹盤曲盡飛舞之致.梅村詩好久留傳,拙政山茶寫筆顛,十八曼陀羅尚在,寶珠色相永春妍.拙政園有寶珠山茶,吳梅村有詩至今傳誦,今有花十八棵,名十八曼陀羅花館. 拙政園 蔣吟秋 拙政園·蘭雪堂聯此地是歸田故址,當日朋儔高會、詩灑留連,獨余壹樹瓊瑤,想見舊時月色.斯圓乃吳下名匠,於今花木扶疏、樓臺掩映,試看萬方裙屐,盡占盛世春光.拙政園·遠香堂聯舊雨集名圓,風前煎茗,琴酒留題,諸公回望燕雲,應喜清遊同茂苑.德星臨吳會,花外停旌,桑麻閑課,笑我徒尋鴻雪,竟無佳句續梅村.拙政園·倚玉軒聯從北道來遊,花月留題,寄閑情在二千裏外.占東吳名勝,亭臺依舊,話往事於三百年前.拙政園·芙蓉榭聯綠香紅舞貼水芙蕖增美景月縷雲載名圓闌榭見新姿拙政園·小滄浪聯清斯濯纓,濁斯濯足智者樂水,仁者樂山拙政園·鴛鴦館聯綠意紅情春風夜雨高山流水琴韻書聲拙政園·倒影樓聯得月便佳,是山都好無書不讀,有酒即仙拙政園·與誰同坐軒聯 江山如有待花柳更無私拙政園·繡綺亭舊聯閑尋詩冊應多味得意魚鳥來相親滄浪亭聯清風明月本無價近水遠山皆有情獅子林·立雪堂聯 蒼松翠竹真佳客明月清風是故人虎丘花·雨亭聯俯水枕石遊魚出聽臨流枕石化蝶忘機壹逕抱幽山,居然城市間.(宋·蘇舜欽《滄浪亭》) 人道我居城市裏,我疑身在萬山中.(元·維則《獅子林即景》) 絕憐人境無車馬,信有山林在市城.(明·文徵明《拙政園圖詠·若墅堂》)不知城市有山林,謝公丘壑應無負.(清·徐崧《秋過懷雲亭訪周雪客調寄踏莎行》.懷雲亭即今蘇州北半園) 隔斷城西市語嘩,幽棲絕似野人家.(清·汪琬《再題姜氏藝圃》) 誰謂今日非昔日,端知城市有山林.(清·乾隆《獅子林得句》) 居士高蹤何處尋,居然城市有山林.(清·王賡言《遊獅子林》) 鷗鳥群嬉,不觸不驚;菡萏成列,若將若迎.(蔣堂《北池賦》,北池為唐宋時代蘇州官府園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