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成語解釋 - 中國歷史上壹夫壹妻的皇帝,除了宋英宗和明孝宗,還有誰?

中國歷史上壹夫壹妻的皇帝,除了宋英宗和明孝宗,還有誰?

中國歷史上唯壹堅持壹夫壹妻制的皇帝

明孝宗弘治十八年(1505年)五月十八日,皇太子朱厚照即皇帝位,時年十五歲,改第二年年號為“正德”。

比起壹些皇帝充滿陰謀與殺戮的登基過程來說,朱厚照的即位實在是順利得平淡無奇,但這也說明他十分的幸運。他是明孝宗唯壹的兒子,為張皇後所生,既是嫡子,又是長子,所以既沒有經受宮廷之外形形色色事變的驚擾,也沒有遇到來自宮內爭權奪位的摧殘和腐蝕,會理所當然地在父親死後登上皇位。因此明孝宗在彌留之際吩咐遺言的時候也沒有多說什麽,只是強調皇太子好逸樂,請諸位大臣壹定要在這方面多多管教。

明孝宗當時悲傷的顧命大臣可能並沒有太把這話放在心上,也許在他們看來,這個“粹質比冰玉,神采煥發”的皇太子絕對會成為壹位聖君。然而他們卻沒有想到,這個十五歲的少年,居然會在以後十五年的歲月裏,把大明朝攪得亂七八糟,使他自己也成了中國歷史上少有的最能惡作劇的皇帝。而他的年號還偏偏叫“正德”,真是壹個絕妙的諷刺。

對於這種巨大的反差,群臣壹定大惑不解,在他們看來,這樣的結果是不可思議的。因為朱厚照的父親孝宗是壹個模範的皇帝,他遠離奸佞——剛剛即位就把憲宗朝那些靠進獻房中術得寵的萬安之流趕了出去;勤於朝政——每天的早朝就不用說了,還恢復了午朝,此外,又開辟了文華殿議政,以便在早朝與午朝之余的時間,與內閣***同切磋治國之道,商議政事;留心治道——恢復了經筵侍講制度。此外,他對朝臣也非常尊重,不少明朝皇帝很喜歡的廷杖,他壹次也沒有用過。所以,在他統治的十八年裏,政治清明,風調雨順,國泰民安……總之,沒有什麽大事值得記下來,歷史在這裏可以輕松地翻過。

這並不是貶詞,事實上,明孝宗完美地做到了壹個守成的皇帝該做的所有事情。他不是太祖或成祖,負有建立王朝,抵禦外敵的任務。他只要把祖宗留下來的這份基業守住,完好地交給下壹代即可。他最大和最應該的作為,就是“無為”:不要興什麽新花樣,要保證壹切井然有序,按部就班地運行下去,最好讓大家感覺不到皇帝的存在,就像當年人們稱贊堯的統治能做到“帝力於我何有哉”壹樣。或許這樣看起來太過“平庸”,但是,想想歷史上輕描淡寫的壹筆記載,也許就會是幾萬甚至幾十萬的人命,站在當時人的角度,或許孝宗這樣的皇帝才是最值得稱頌的吧。比照之後明武宗的所作所為,也許會令人更加深切的感受到這壹點。

明孝宗不但給朱厚照樹立了壹個做皇帝的榜樣,還給了他壹個和諧而祥和的家庭。與壹般皇帝的後宮無數,粉黛三千比起來,明孝宗可以說是在夫妻關系上也是壹個不可多得的模範,他也許是中國歷史上唯壹壹個堅持壹夫壹妻制的皇帝。他非常喜歡自己的皇後張氏,天天和她在壹起,終身沒有再納別的嬪妃,甚至朝臣以皇後不生育勸他納妃,他都置之不理。所以當張皇後終於在弘治四年(1491年)生下朱厚照的時候,明孝宗的歡喜也就可想而知。這個孩子的八字也十分不平凡,他出生的具體時間應該是亥年戌月酉日申時,正好是申酉戌亥這個排列順序倒過來,在古代這被看成是個大吉大利的生辰,尤其是據說這個生辰與太祖朱元璋有著某些暗合之處。孝宗更加高興了,他對這個兒子充滿了期望,按照明朝制度,為其取名厚照,厚為輩分,照字則是希望他“四海雖廣,兆民雖眾,無不在於照臨之下”,並很快冊封為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