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企業變相進口中國稀土 收購廢玻璃從中提取日本壹面指責中國在稀土出口上對其“差別對待”,壹面以各種隱蔽手段繼續從中國變相獲取稀土資源。 12月29日,本報記者從權威渠道獲悉,中國商務部近日接到四川省稀土企業的舉報,舉報內容稱,日本三井物產等綜合商社利用從中國進口碎玻璃等“廢棄物品”,從中提取獲得鑭、鈰等稀土元素。 中國稀土學會秘書長林東魯對本報記者證實,最近,四川等地的稀土企業向中國稀土學會反映,日本三井物產從四川等地進口了大量碎玻璃,利用回收技術從中提取稀土元素。 而至今年11月1日起,商務部、海關總署已禁止出口廢碎玻璃。 “三井物產利用進口廢碎玻璃,可以避開中國稀土出口配額的限制,實際上是壹種從中國變相進口稀土的行為。”中國稀土學會的壹位專家表示。 此外,多位贛州稀土業內人士向本報記者反映,日本三井物產的各家駐華機構,通過各種貿易行為,縱容了贛州稀土的盜采行為。 本報記者還從可靠渠道獲悉,商務部等相關部門將進壹步控制稀土初級制品出口,從而改善稀土資源變相流失的現狀。 變相進口稀土 四川省某玻璃制造企業在壹份反映材料中表示,由於國內對稀土總量實施控制政策,三井物產大幅提高了碎玻璃的進口量。 該企業還在上述反映材料中稱,三井物產進口的碎玻璃,主要是做精密儀器剩下的碎玻璃,含有豐富的稀土元素。 四川省另壹家稀土加工企業也反映,日本三井物產駐華機構最近對廢碎玻璃的需求大幅增加,這與國內減少稀土出口密切相關。其實,從廢碎玻璃中提取稀土元素在日本已形成產業規模。 中國稀土學會的壹位專家對本報記者表示,日本從中國進口廢碎玻璃的行為,嚴格來說,屬於走私行為,因為自今年11月1日起,商務部、海關總署已禁止出口廢碎玻璃。 北京有色金屬研究總院有研稀土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壹位負責人告訴本報記者,從碎玻璃中重新提取稀土元素的成本很低,技術難度也不大,因此,碎玻璃可以作為壹種原材料使用。 據本報記者了解,釹、鐠、鉺、鈰等稀土元素都是極佳的玻璃著色劑,鑭玻璃具有高折射、低色散特性,廣泛用於制造各種透鏡和高級照相機、攝像機鏡頭,尤其是高空攝影裝置的鏡頭;鈰防輻射玻璃,用於汽車玻璃和電視玻殼;釹玻璃用於激光材料,是巨型激光器最理想的材料,主要用於受控核聚變裝置。 “各種特種玻璃正是日本汽車、電子工業不可或缺的材料,這些材料又離不開稀土,日本短期內不大可能大範圍研制出取代稀土的新材料。”上述有研稀土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的負責人表示。 本報記者還調查了解,隨著中國加強對稀土開采及出口管制,以三井物產為首的日本綜合商社,已加大力度在國內尋找稀土初級制品,然後運回本國重新提煉稀土元素。 嚴控稀土制品出口 雖然我國本著保護資源和環境的原則逐步縮減稀土出口配額,但日本三井物產等綜合商社通過進口稀土初級產品繞開政策限制,從而實現將中國的稀土資源運回本國的目的。 上述四川企業在提交給商務部的材料中表示,日本等國正在“多手段、多渠道”獲取國內的稀土資源。 然而,日本的隱蔽手段已引起我國稀土行業的註意。 壹位權威稀土業內人士告訴本報記者,今後,國家將嚴控稀土制品出口,尤其是稀土初級加工產品的出口。 “今後在各種稀土合金中,稀土含量10%以上的都應接受嚴格檢查。”該人士表示。 實際上,商務部和海關總署已在嚴控稀土制品出口上采取初步行動。 2010年9月29日,商務部、海關總署發布2010年第63號公告,自2010年11月1日起,將44個十位商品編碼增列入加工貿易禁止類目錄。其中,多晶矽、廢碎玻璃等22種商品禁止出口,熱壓鐵塊、鑄鐵廢碎料、廢汽車壓件等22種商品禁止進出口。 廣東壹家稀土加工企業的負責人對記者表示,新禁令對稀土走私渠道是壹道緊箍咒,比如,釹鐵硼合金已禁止出口,而釹鐵硼合金中含有豐富的中重稀土元素。 多位業內人士還向本報記者反映,大部分稀土通過各種渠道流向日本,其中,三井物產更是縱容了我國稀土走私。 “在內蒙古、贛州、四川等地,有很多日資參股的加工企業,而三井物產與這些日資都有千絲萬縷的關系,目的就是將廉價的稀土產品運回國內,然後再以高價銷售到中國。”壹位知情人士表示。 林東魯也表示,稀土“壹進壹出”後,利潤有天壤之別,“出去的時候是白菜價,到日本壹提純,再賣回中國,價格可以翻個幾百倍。” 鄧瑤 此外,大量廢碎玻璃能冒著“禁令”風險出口到日本,也與國內廢碎玻璃加工市場缺失有關。 日本在處理廢碎玻璃再生的成績有目***睹,這在很大程度上歸功於政府的扶持政策。據本報記者了解,日本頒布的《容器包裝循環法》及《資源有效利用促進法》,使得廢碎玻璃得到最大限度的再循環。 三井物產們的能量 表面上看,是我國稀土濫開采現象屢禁不止,導致實際的稀土產量增加,但根源是日本、美國等通過控制稀土下遊供應鏈,進而控制了上遊的資源開采。 我國加強對稀土的限制,使得日本在第壹時間成立了應對“稀土危機”的研究小組,而研究小組的主要成員,就是以三井物產為首的綜合商社或財團。 例如,今年10月2日,在日本首相菅直人與蒙古國總理巴特包勒德就進軍蒙古稀土開發交換意見時,三井物產、住友商事、伊藤忠商事、三菱商事等財團負責人均出席了見面會。 在國內各種大型稀土會議上,三井物產的駐華機構壹般都會派人出席。 據本報記者了解,我國稀土資源主要出口日、韓,而日、韓兩國的對外貿易模式有壹個突出特點,就是以三井物產為首的綜合商社牽頭對外代理進口,從而將分散的議價權集中到少數財團手中。 稀土主要應用在軍工、電子、新材料制造等領域,這些產業又是三井體系旗下索尼、松下、夏普等企業發展的重心所在。 作為三井體系的重要壹員、日本最大的綜合商社,三井物產每年都代表日本企業來中國商談稀土進口價格,很輕易就能將國內企業壹壹擊破。 “我們沒有討價還價的余地,太分散了,都說鐵礦石談判中國很弱勢,稀土更弱勢。對方的態度很強硬。”贛州礦業公司的壹位貿易人士對本報記者表示。 因此,盡管我國稀土產業政策禁止外資進入生產領域,但實際上,三井物產通過集中下遊采購權、大規模囤積儲備稀土資源等方式,已將控制力滲透到我國稀土生產領域。 上述中國稀土學會專家表示,我國對稀土加強控制,最多能做到的是緩解稀土不繼續被破壞性開發,但市場的定價權依然控制在買方手中。 雖然我國的五礦集團、中鋼集團等國有貿易企業也占據了稀土出口的大半邊天,但“能量”遠比不上三井物產。三井物產形式上是以貿易為主,但可以通過貿易代理、生產參與、融資服務、倉儲流通、信息咨詢、科技開發等綜合職能,達到整合稀土產業鏈資源的目的。 相關 稀土行業協會將於明年5月成立 工信部原材料司助理巡視員、中國稀土行業協會籌備組成員王彩鳳12月28日表示,作為未來政府和企業間的橋梁,中國稀土行業協會的籌備工作已完成,正在等待相關部門審批,有望在明年5月份正式掛牌成立。 王彩鳳透露,中國稀土行業協會將由至少93家企業組成,幾乎囊括全中國重要的稀土冶煉分離企業。 王彩鳳說,協會的具體職責是協助政府,在稀土的開采、生產、對外合作中,發揮助手作用,希望稀土行業協會能像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壹樣,引領行業健康發展。 稀土是17種特殊金屬元素的總稱。作為壹種不可再生資源,稀土被廣泛運用於航空、軍事、冶金、石化、環保、電子等領域。近年來由於過度開采和無序競爭,中國稀土資源儲備大幅下降,對主產地生態環境造成巨大破壞。目前,中國的稀土儲量僅占全球的31%,但出口量卻占全球的90%。
參考來源: /rdxw/123030VH0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