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加強降本增效的綜合宣傳工作。降本增效需要全員參與,全流程執行。企業在設計培訓內容時,應將降本增效納入新員工崗前培訓課程。通過崗前培訓,讓新員工樹立降本意識,讓他們知道什麽是降本增效,如何在以後的工作中實現降本增效。對於已經入職的員工,企業將通過各種措施,定期、不定期開展降本增效活動,不斷加深員工對降本增效的認識,形成成本無時不在、無處不在的企業氛圍。
3.充分發揮財務預算功能和新產品的成本核算方法。企業均對各項管理費用支出進行梳理,認真分析部門費用執行情況,對各項費用預算進行調控,及時報告費用預算執行情況,加強費用預算考核。另外,編制預算時可以實行零基預算法。為保證預算編制的順利開展,在編制預算時應考慮部門的滾動模式。此外,企業必須建立和完善新產品成本核算體系,分解和反映產品R&D成本、制造成本和銷售成本核算,在產品定價時將單位邊際定價和變動成本結合起來。對於制造工藝復雜的產品線,應采用作業成本法進行分配計算,以提高對市場價格變化的響應速度。
4.加強物流和倉儲成本控制。在當代商業模式下,市場需求*和對速度和便利的追求導致物流成本的比重越來越大。制造企業也面臨這種情況。大多數企業壹般在全國各地設立經銷辦事處,產品運往全國各地,物流的利用逐年提高。為此,企業需要全面梳理物流路線、各倉庫布局、物流供應商選擇方式,綜合考慮各項費用的效益比較,有效降低物流成本。此外,還要加強物流信息的應用,加強各點的信息交換和銜接,降低等待成本。倉儲* *合理的庫存上下限,根據銷售情況及時調整,加快庫存周轉,減少庫存倉儲資金占用。
5.加強采購過程中的成本控制。加強主要大宗原材料銅、鐵、塑料顆粒的集中采購管理,與大集團建立戰略合作關系,保證穩定的供應來源。當市場上原材料價格大幅波動時,企業可以對大宗原材料進行套期保值,防範價格波動帶來的風險。積極拓展供應鏈,進壹步梳理大量備件,在原有降本目標的基礎上進壹步明確降本目標,加大降本力度,組織備件的價格核算和調整,幫助供應商,深化供應商的技術改造、工藝改進、生產運作和質量控制,幫助提高供應商的管理水平。
6、改進生產工藝,逐步實現智能制造,提高生產效率。企業應結合生產實際和市場需求,組織產能評估,優化生產工藝布局,積極推廣柔性生產方式,減少生產浪費。利用信息技術,生產計劃和完成進度,關鍵工藝路線,產品質量檢驗和其他數字化車間實施計劃。加強對生產作業的考核,對無效作業采取外包,積極促使自動化流水線設備實現智能制造,有效提高生產效率,降低生產制造單位成本。
7、做好新產品設計和開發。不斷推出新產品,得到消費市場的認可,是企業在行業中競爭的根本保證。在新產品設計開發的導入階段,需要營銷部門和技術部門做好溝通,仔細分析客戶的需求,確定哪些功能是真正的需求,什麽價位才能得到市場的認可。在確定上述問題後,銷售部門將根據測算的產品成本,結合銷售預測,對新產品進行投入產出可行性分析,進壹步確定新產品的利潤空間和其他配套貢獻。企業在新產品設計過程中,需要平衡定制化和通用化,不能根據少數客戶盲目開發差異化產品,而應綜合考慮產品的市場需求。產品通用化可以根據建立的產品模塊進行不同方式的組合,可以減少產品模具的投入,在實現產品功能的情況下保證較低的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