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成語解釋 - 二戰中美日海戰主要有哪些戰役

二戰中美日海戰主要有哪些戰役

壹、偷襲珍珠港

1941年12月7日,日本海軍航空母艦機動部隊對美國海軍太平洋艦隊基地珍珠港實施的戰略突襲。

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隨著歐洲戰局的發展和《德意日三國同盟條約》的簽訂,日本為奪取美、英、荷在東南亞和西南太平洋的殖民地,加速南進的戰爭準備。

1941年初,日本聯合艦隊總司令山本五十六海軍上將擬制了襲擊珍珠港的計劃,後得到海軍軍令部批準並由禦前會議最後定下決心。

襲擊珍珠港是日本發動太平洋戰爭戰略計劃的重要組成部分。

其企圖是:以突然襲擊摧毀美國太平洋艦隊,奪取制海制空權,以消除其對日本南進的威脅。

日軍襲擊珍珠港,給美國太平洋艦隊以重創,從而在太平洋上掌握了制海制空權,為進攻菲律賓、馬來亞和荷屬東印度創造了條件。

二、菲律賓戰役

1941年12月8日—1942年5月7日,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太平洋戰爭中,日軍為粉碎美菲軍隊和美國亞洲艦隊,攫取資源豐富的美屬殖民地,給以後進攻荷屬印度和澳大利亞創造有利條件而實施的戰略性戰役。

此戰,是日本陸海軍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實施的攻占眾多群島的第壹次大規模合同戰役。

它證明奪取制空權和制海權對於登陸兵上陸的成功具有決定性意義。

菲律賓的喪失使美軍在太平洋的戰略態勢急劇惡化

三、珊瑚海海戰

1942年5月4日-8日?珊瑚海大戰是航空母艦之間的第壹次正面交鋒,交戰雙方在大約10萬平方公裏的海域打了整整5天,除了飛行員,雙方自始至終沒有見面,開創了世界海戰史上的嶄新形式。

這次海戰結果,雖然日軍取得戰術的勝利,但是由於美軍集中主要力量對付日軍的航空母艦,大大削弱了日軍的作戰力量,使其被迫放棄了登陸莫爾茲比港的計劃。

四、中途島海戰

1942年4月18日,美國杜裏特爾航空隊空襲東京後,日本便決定實施中途島-阿留申群島戰役。

戰役目的是奪取中途島作為前進基地,將海上防線推進到中太平洋,以保障日本本土和日軍南進側翼的安全,並誘殲美國海軍太平洋艦隊。

中途島海戰改變了太平洋地區日美航空母艦實力對比。

日軍僅剩重型航空母艦1艘、輕型航空母艦4艘,並損失大量飛行員。

從此,日本在太平洋戰場開始喪失戰略主動權,戰局出現有利於盟軍的轉折。

五、瓜達爾卡納爾島爭奪戰

太平洋戰爭期間,日、美兩國軍隊於1942年8月~1943年2月在瓜達爾卡納爾島(簡稱瓜島)進行的島嶼爭奪戰。

中途島海戰後,日軍為奪回戰略主動權,進逼美軍反攻基地澳大利亞,決心再次發起攻勢,占領新幾內亞的莫爾茲比港。

從此,日軍在太平洋戰場由戰略進攻轉為戰略防禦,美軍則由戰略防禦轉為戰略反攻和進攻。

瓜島爭奪戰是太平洋戰爭中壹場空前殘酷而激烈的大搏殺。

這壹具有決定性意義的爭奪戰,成為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著名的戰役之壹。

參考資料來源 :百度百科——瓜達爾卡納爾島爭奪戰

參考資料來源 :百度百科——偷襲珍珠港

參考資料來源 :百度百科——菲律賓戰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