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因很簡單,白家的大老爺被判死刑,大難不死,隱姓埋名逃到西安的時候,是翠姑壹家好心收留照顧了他。為了感恩,把翠姑許配給了自己的兒子,並囑咐白文氏加以照顧的。
在清朝也是實行的壹夫壹妻制度,只不過可以納妾,妾不算妻,在家中的地位比婢女或奴才高壹點,基本上當傭人用,妾的多少和男人的地位權勢有關。《大宅門》裏的翠姑是個實實在在的鄉姑,在西安的農村長大,家中貧窮,相貌壹般,不知詩書,沒有文化,長得也粗粗壯壯。正是因為這樣的身份卻當上了當時家大業大,擁有京城最有名氣的“白家老號”的長孫媳婦。還是正妻,少奶奶。顏值、才氣、家世,哪點都談不上還獲得了當時的當家二奶奶白文氏的支持、欣賞和照顧。對於翠姑來說她的壹生確實算是走上巔峰了。
但是大宅門裏面人關系的復雜,利益的紛爭,僅靠二奶奶白文氏的支持是遠遠不夠的。壹個農村來的女子,土裏土氣,沒見過世面,憑什麽就能在深深的大宅院裏立足,並得到眾人的尊重呢?妳看她見二奶奶從最初的露怯,很快就調整的對答自如,家裏沒水,立馬自己去外面挑了兩大桶水,有什麽事能獨立解決。
翠姑不同於大宅門的其他女子,她沒有楊九紅的卑微和嬌慣,沒有香秀的咄咄逼人,沒有自己婆婆的軟弱。她和白文氏壹般,勤快、堅強,遇事不亂,深謀遠慮。從白景怡被抓,翠姑剛完生孩子卻毫不不慌亂可以看出心氣的沈穩。這是能做大事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