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美主義是指主張藝術哲學應獨立於所有哲學之外,西方現代文藝思潮之壹,流行於19世紀末的歐洲。否定藝術的社會性和功利性,認為藝術本身就是目的,是所謂“為藝術而藝術”。
唯美主義起源於19世紀後期出現在英國藝術和文學領域中的壹場組織松散的運動,十九世紀末在英國形成。唯美主義形成是具有兩大要素:壹是比德(1839-1894)的快樂主義的批評;二是莫理思(1834-1896)的生活藝術化的思想。
擴展資料:
唯美主義文學特征:
追求建議性而非陳述性、追求感官享受、對象征手法的大量應用、追求事物之間的關聯感應——即探求語匯、色彩和音樂之間內在的聯系。
人們壹般認為唯美主義和彼時發生在法國的象征主義或頹廢主義運動同屬壹脈,是這場國際性文藝運動在英國的分支。這場運動是反維多利亞風格風潮的壹部分,具有後浪漫主義的特征。
唯美主義有時被與惡魔主義聯結,但是對惡魔主義和頹廢藝術不壹定相符,倒不如說是感性的和文藝復興運動壹起進行。有時也和神秘主義結合。
唯美主義影響
1、唯美主義思潮對中國文壇頗有影響。二十世紀三十年代,它曾流入中國,“新月派”文人徐誌摩的詩,就明顯地存在唯美主義色彩,為中國文學家魯迅所嚴厲痛斥。
2、唯美主義視浪漫主義詩人約翰·濟慈和雪萊為先驅,也受到了拉斐爾前派的影響。在英國,唯美主義最傑出的代表人物是奧斯卡·王爾德和阿爾傑農.查爾斯.斯溫伯恩,這兩個人都接受過法國象征主義的影響。
3、唯美主義思潮對室內設計也產生了影響。唯美主義的室內設計師們喜歡以孔雀羽毛和藍白相間的中國瓷器作為裝飾。唯美主義運動曾經受到來自雜誌《笨拙》以及吉爾伯特和蘇利文的小歌劇《忍耐》的嘲諷。
百度百科-唯美主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