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的保護期是多少年?
1.發明專利的保護期是幾年。申請專利意味著壹項發明的保護期是有限的。根據我國專利法,發明包括三類,即發明、實用新型和外觀設計。其中,發明專利權的保護期為20年,實用新型專利權和外觀設計專利權的保護期為10年。這說明壹項發明壹旦獲得專利,最多只能受法律保護20年。過了這段時間,妳的發明和技術創新將被置於公共領域,免費貢獻給社會。申請專利後,意味著妳的發明將被公開,任何人都可以輕松獲得妳的技術。雖然可以受到法律的保護,但是這種保護受到法律條文的嚴格限制。在中國這樣壹個幅員遼闊的國家,在全國範圍內保護專利權必然會有很大的障礙。比如妳是黑龍江的企業,拿到了專利權,雲南的企業侵犯了妳的專利權,通過法律賠償經濟損失的成本會很大,企業往往得不償失。發明公布後,很多人會在妳的技術基礎上發展成新的發明。雖然這對整個社會來說標誌著社會生產力的進步,但對於單個企業來說,虧損是不可避免的。因為妳的發明還是受法律保護的,但與更新的技術相比已經處於劣勢,妳的經濟利益將難以保證。文章開頭就是這種情況。申請專利權需要壹定的費用,獲得專利權後還要繳納年費。這些費用雖然不高,但也不能讓精打細算的中小企業揮霍掉。尤其是那些沒有市場價值的發明,花這些時間精力和費用去獲得所謂的專利權是沒有意義的。二、發明專利權的保護時間如何計算1、專利權具有時間性,這是專利權作為知識產權區別於有形財產所有權的特征之壹。至於有形財產的所有權,如果財產本身沒有消滅,財產所有人的所有權就會壹直存在。專利權不是這樣的。法律規定的專利期限屆滿或者提前終止。雖然發明的技術本身還存在,但是專利權不存在了。換句話說,這項技術的獨家使用權已經不存在了,發明創造了社會財富,任何人都可以免費使用。法律規定專利權期限時,要充分、適當地保護專利權人的利益,規定的保護期限不能過短,否則不利於調動發明創造的積極性;同時要考慮國家和公眾的利益,專利權的保護期不能太長,否則不利於先進技術的推廣和應用。我國1984年頒布的《專利法》規定,發明專利的期限為15年,實用新型和外觀設計專利的期限為5年,可以申請續展3年。1992年《專利法》第壹次修改時,發明專利的期限延長至20年,實用新型和外觀設計專利的期限延長至15年,與TRIPS協定的規定壹致,長於世界其他國家關於專利期限的法律規定,充分體現了中國對知識產權保護的重視。當然,對於專利權人來說,在法定的專利保護期內,專利權人可以根據該專業技術的發展周期和專利技術的實施情況,通過不繳納年費或者放棄專利權來決定實際保護期的長短。2.根據本條規定,專利權的期限自申請日起計算,即自專利申請人向中國專利行政部門實際提交專利申請之日起計算。這裏所說的申請日不包括優先權日。這裏規定的只是專利權期限開始日期的計算。關於專利權的生效,根據本法第三十九條、第四十條的規定,自國務院專利行政部門頒發專利證書並公告之日起生效。和發明專利壹樣,實用新型專利和外觀設計專利也有壹定的保護期。根據專利法中的要求,我國發明專利的保護期是最長的,也就是20年。如果是另外兩個專利,那麽最長的保護期是10年。當然,這也需要建立在專利權人在保護期內按要求連續繳納年度專利費的基礎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