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數字化應該滿足以下條件:
壹是運用大數據技術,建立居民基本信息數據庫,包括門棟號、聯系方式、健康狀況、日常需求等信息,適時更新、動態管理。建立社區居民服務平臺,平臺整合水、電、煤氣、物業繳費等服務,以及生活用品配送、健康服務等功能,為居民提供及時、易操作、個性化的服務。
二是建立網格員牽頭、網格內企業、部門、物業等各單位聯系人參與協調、服務的制度;建立實用的社區網格管理信息系統,實現社區內各單位公***信息資源開放、***享。
三是完善社區醫療服務體系。合理規劃、標準化建設社區醫療服務中心和網點,建立完善的社區居民健康檔案。探索建立社區“家庭醫生”制度,重點關註孤寡老人、不會使用智能手機、困難家庭等群體。為社區居民科普、培訓衛生常識,提供常見病、慢性病、老年病等治療和轉診服務。及時發現、報告傳染病病例。
四是提高社區商業服務信息化水平。疫情將催生“雲生活”“宅經濟”,社區商業服務將由過去的“消費者到店”模式向“服務到家”模式轉換。支持商業企業與社區合作,建設網絡購物平臺。通過居民基本信息數據分類建群,對不同的群體定制不同的服務,實現精準的、針對性的服務和銷售。在社區建設智能自動取貨櫃,實現無接觸付費和商品配送。
元聲象素通過鄰裏實驗室、AI數字社工、數字沙盤、雲端鄰裏等功能模塊,打造多跨場景應用,形成“街道管理端”、“社區治理端”、“居民服務端”三端數據流轉、互聯互通,構建“街道管得牢、社區做得好、群眾看得見”的和諧高效服務閉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