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成語解釋 - 什麽叫毛腳女婿?

什麽叫毛腳女婿?

毛腳女婿:

滬語對未“轉正”的準女婿之謂,常用於江蘇、浙江、福建、臺灣等地,指女兒帶自己心儀的男子回家探望父母,即上海人稱新女婿(婚前)初次上門叫"毛腳"上門。楞頭小子"毛腳毛腳",但女婿千萬不要毛手毛腳,得罪了嶽父嶽母。要謹慎小心,先問清未來丈人丈母的"嗜好",然後投其所好,贏得美人歸。

有關“毛腳”的習俗:

壹、“檳榔座”,是至今仍在南臺灣流行的婚姻風俗之壹。男女青年情意相投,男方用檳榔作聘,聘以染紅的雙數檳榔兩座(每座4枚),用乳金寫上“二姓合婚”、“百年偕老”吉祥語,與茶、糖果壹起用銀盤盛裝,吹吹打打送至女家。女方長輩如看中“毛腳女婿”,即收下寫有“二姓合婚”的檳榔座,其余壹座退還給男方。待結婚時,凡賓客至,無論長幼,新娘必起立奉檳榔迎客。謁祖時,新娘拜後必跪奉檳榔敬祖。婚後翌晨,新娘還需盛水及檳榔各壹盤,手巾壹條,遞給親戚,名曰捧水。婚後數日,女方親戚須備檳榔壹擔(4~12盒),送男方家及親戚,名曰擔檳榔。待新娘滿月量寧時,男家備檳榔壹擔,饋贈女方親戚,意示酬謝,名曰酬檳榔。

二、諸暨曾是越國故都,行了"定禮",青年小夥子成了名正言順的"毛腳女婿",女方有事,小夥子理所當然要去幫忙,逢年過節,未來的女婿要攜禮品拜望大人前輩。這樣男女青年在頻頻的接觸中,更加了解熟悉,更加相戀相愛。

三、解放後,端午節迷信色彩大減,吃粽子、小孩掛香袋、懸蒲艾仍行。近年,未婚男青年 (俗稱毛腳女婿)向女方家中送端午節禮品花費趨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