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M架構,原名高級RISC機(早期稱為Acorn RISC機),是壹種32位RISC處理器架構,廣泛應用於許多嵌入式系統中。設計。由於其節能特性,ARM處理器非常適合移動通信,符合其低功耗的主要設計目標。
ARM系列占所有32位嵌入式處理器的75%,是世界上最大的32位架構。消費電子產品中的應用,如便攜式設備(PDA、移動電話、多媒體播放器、手持視頻遊戲和計算機)、計算機外設(硬盤、臺式路由器),甚至導彈計算機等軍事設施。
擴展數據
ARM本身並不依靠自己的設計來制造或銷售CPU,而是將處理器架構授權給感興趣的供應商。ARM提供各種許可條款,包括定價和傳播。
對於授權方,ARM提供ARM內核的集成硬件描述,包括完整的軟件開發工具(編譯器、調試器、SDK)以及包含ARM CPU的矽片銷售權。
對於無晶圓廠授權廠商來說,他們希望將ARM內核集成到自己的芯片設計中,這通常用於量產ip核認證。
對於這些客戶,ARM會發布所選ARM內核的版圖,以及抽象的仿真模型和測試程序,幫助設計集成和驗證。更苛刻的客戶,包括集成元件制造商(IDM)和晶圓制造商,選擇合成RTL(寄存器傳輸級,如Verilog)來獲得處理器的知識產權(IP)。
通過集成的RTL,客戶可以優化和增強他們的架構。這種方法允許設計者實現額外的設計目標(如高振蕩頻率、低能耗、指令集擴展等。)而不受不能更改電路圖的限制。
雖然ARM沒有授權許可方自行銷售ARM架構,但是許可方可以銷售工件(如芯片組件、評估板、完整系統等。)隨意。商業晶圓廠是壹個特例,因為他們不僅被授權銷售包含ARM內核的矽芯片,而且對於其他客戶,他們通常保留復制ARM內核的權利。
和大多數IP廠商壹樣,ARM根據IP的使用價值來確定IP的價格。從架構上來說,低性能ARM內核的授權費用低於高性能內核。就矽實現而言,集成內核比硬件宏(黑盒)更貴。
對於更復雜的定價問題,ARM授權的商業晶圓廠(如韓國三星、日本富士通)可以為其晶圓廠客戶提供低成本的授權。
通過晶圓廠本身的設計技術,客戶可以以低廉或免費的ARM預付費許可費獲得ARM內核。與沒有自己設計技術的專業半導體工廠(如臺積電和UMC)相比,富士通/三星每片晶圓的收費要高出兩到三倍。
對於少數應用,設計部門的晶圓廠提供較低的整體價格(由許可費補貼)。對於大規模生產,長期降低成本可以通過降低晶圓價格來降低ARM NRE的成本,使專業晶圓廠成為更好的選擇。
參考資料:
百度百科-—ARM架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