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此黃帝有問:“有不襲乎?”此意思是說,自然中的五行之氣有不互相承襲的嗎?對此岐伯回答說:“蒼天之氣,不得無常也。氣之不襲是謂非常,非常則變矣。”岐伯強調說:自然的五行之氣,其在四時中的分布與相互承襲不是變化無常的,而是非常有規律的!如果五行之氣不按規律相互承襲,那則就是異常了;而壹旦出現了異常情況,那即意味著人體就要發生病變了。
岐伯繼續說:“變至則病,所勝則微,所不勝則甚。因而重感於邪則死矣,故非其時則微,當其時則甚也。”意思是,如果自然界在某壹時令出現了反常氣候,“為當旺之氣之所勝者”,比如長夏之時出現了秋涼的氣候,這時的秋涼氣候就是當旺的脾土之氣“所勝者”;也就是說,長夏時節人體如果犯脾胃之病,這時就算碰上秋涼氣候來襲,那也是“為當旺之氣之所勝者”,其病情預後必定輕微。可如果出現了“為當旺之氣之所不勝者”的情況,比如深秋時節自然氣候本該肅殺,但卻出現了長夏時節之“秋老虎”,這時人體的肺臟如果犯了暑濕的熱病,因為肺金不勝脾土,於是便出現了所謂“為當旺之氣之所不勝者”的情況;也就是說,這種情況下壹旦患者病勢較重,或者同時再感受其他的邪氣,那麽則就會造成死亡。
所以最後岐伯總結說:每當自然反常氣候出現的時候,如果恰逢人體所生之病不在其所克制的某氣之當旺時令,那麽病勢就會輕微、預後也會良好;可如果恰逢在其所克制的某氣之當旺時令發病,那麽則就病勢深重、預後兇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