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成語解釋 - 佛教的“舍利子”是什麽意思

佛教的“舍利子”是什麽意思

是佛陀涅盤火化結晶體。

舍利子,梵語?arīra,壹譯“設利羅”“室利羅”,意為骨身或遺骨。相傳為釋迦牟尼佛遺體火化後結成的珠狀物,後來也泛指佛、高僧的遺骨。舍利可分為骨舍利、發舍利和肉舍利,通常所說是都屬於骨舍利。佛教認為,舍利是由修行功德煉就的,多作堅硬珠狀,五彩耀目。

舍利的種類:

從佛教典籍記載及流傳至今尚可瞻仰的舍利可知,佛陀荼毗後所得的舍利大致分為兩種:壹種是未燒盡的遺骨殘片,如牙齒、指骨和頂骨等;另壹種是 《釋氏要覽》中記述的五色光瑩堅固子和白色珠狀物。牙齒、頂骨和指骨較稀有,其中以佛頂骨最為珍貴;而後者,即所謂“舍利子”居多。

佛教徒對於佛之舍利,存有難逢難遇之想,故願意恭敬供養。且往往信仰舍利所在,即如法身所在。因此供養舍利,即如同禮拜佛成道的菩提樹、金剛寶座、佛經行之足跡等,欲結下值佛聞法之因緣而速成菩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