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最少代價獲最優結果導彈打擊戰略是關鍵
蘭德公司是美國壹家以戰略預測的壹家公司,在16年蘭德公司發布了壹篇《亞太空軍基地防衛的報道,報道中說道美國在亞太的空軍基地隨時都在中國的掌控之內,因為中國的火箭軍以及空射巡航導彈都可以有力的打擊美軍在其的空軍基地。不僅僅如此,就連美國最大的基地沖繩嘉手納都是中國所要重視的目標,在它的背後,中國至少有1000枚的導彈在瞄準著它。而中國所要做的就是保證在這個基地內沒有能作戰的飛機起飛,如果有那麽只需要278枚東風導彈就可以讓這個基地陷入癱瘓。雖然這只是壹種數據的推算,並不代表著真實狀況。但是對於中國而言,如何用最少的導彈達到最大的效果,是中國目前最大的課題。2016年的時候中國就曾經發射了至少100枚導彈,而且這100枚導彈大多數都用來進行了毀傷試驗,在試驗中最為壯觀的還是10發東風21C導彈齊發的測試。
導彈齊發的畫面雖然來說很壯觀,但是中國的火箭軍的宗旨是“核常兼備”,所以中國依舊是在增加其核彈技術,而不是壹股腦的觸發戰爭,的來說,再不觸發核戰爭的前提下如何盡快打擊對方是個重要難點,也是目前中國所思量的問題。對於核導彈來說,中國需要其技術的提升,同時反導攔截這個技術仍然是個壹道繞不開的彎。
因為反導技術的不斷增強,其導彈在不改變質量的前提下,必須要做的就是突防的設置,說白了就是變著花的進攻。便利的方法就是安裝壹個假的彈頭,所謂的假彈頭就是相同體積大小的充氣彈頭加上些變質的彈道所形成的彈頭,其中就涵蓋了變形彈頭等等壹系列的突防手段。如果單單是依靠這些手段來針對敵方攔截系統的話,不能確保100%突防,所以在這之上,反導技術和導彈技術仍然是當今時代甩不開的矛盾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