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名: 奧地利***和國 (The Republic of Austria)
獨立日:4月27日(1945年)國慶日:10月26日(1955年)
國旗:呈長方形,長與寬之比為3∶2。自上而下由紅、白、紅三個平行相等的橫長方形相連而成,旗面正中是奧地利國徽圖案。此旗的來歷可追溯到奧匈帝國時期,據說當時的巴本堡公爵在與英王理查壹世激戰時,公爵的白色軍衣幾乎全被鮮血染紅,只有佩劍處留下壹道白痕。從此,公爵的軍隊采用紅白紅為戰旗顏色。1786年約瑟夫國王二世把紅白紅旗作為全軍戰旗,1919年正式定為奧地利國旗。奧地利政府機構、部長、總統等官方代表和政府駐外機構均使用帶國徽的國旗,壹般場合不用帶國徽的國旗。
國徽:為壹只鷹。黑色的雄鷹頭戴金冠,兩爪分別握著金色的錘子和鐮刀,胸前的盾面上為國旗圖案,鷹爪上還套有被打斷的鎖鏈。鷹是奧地利的標誌,璧形金冠象征市民,鐮刀和錘子象征農工,鎖鏈被打斷象征奧地利人民獲得自由、解放。
國歌:《讓我們拉起手來》國花:火絨草 國鳥:家燕 國石:貴蛋白石
國家元首:總統海因茨·菲舍爾(Heinz Fischer) ,2004年7月就任;總理沃爾夫岡·許塞爾(Wolfgang Schuessel ),2000年2月任職;聯邦議會議長安娜·伊麗莎白·哈澤爾巴赫 (Anna Elisabeth Haselbach), 2004年7月任職。
自然地理:面積為83858平方公裏。位於中歐南部的內陸國。東鄰斯洛伐克和匈牙利,南接斯洛文尼亞和意大利,西連瑞士和列支敦士登,北與德國和捷克接壤。山地占全國面積的70%。東阿爾卑斯山脈自西向東橫貫全境,大格羅克納山(Grossglockner)海拔3797米,為全國最高峰。東北部是維也納盆地,北部和東南部為丘陵、高原。多瑙河流經東北部境內,長約350公裏。有與德國和瑞士***有的博登湖及奧匈邊界的新錫德爾湖。屬海洋性向大陸性過渡的溫帶闊葉林氣候, 年平均降水量約700毫米。
人口:811萬(2000年),絕大多數為奧地利人,其中外國人75.8萬人,占9.3%。少數民族有斯洛文尼亞人、克羅地亞人和匈牙利人,約占人口的0.52%。官方語言德語,98%的人講德語。78%的居民信奉天主教。
首都: 維也納 (Vienna) ,人口156.3萬人(2000年)。
行政區劃:全國分為9個州,15個有自主權的城市,84個區和最低壹級的2355個鄉鎮。9個州是:布爾根蘭、克恩頓、上奧地利、下奧地利、薩爾茨堡、施蒂利亞、蒂羅爾、福拉爾貝格、維也納。州以下設市、區、鎮(鄉)。
更多內容請查看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