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成語解釋 - 視頻+圖文 | 20萬元電動車的“智商”標準線,就是它了?

視頻+圖文 | 20萬元電動車的“智商”標準線,就是它了?

上期《汽車AI實驗室》中,我們邀請ES8創始版車主帶領我們體驗了蔚來新款車機。這壹次我們帶大家去體驗壹下新勢力造車中,相對低調但是卻最早擁有自建工廠的威馬汽車。

關於威馬汽車的試駕感受,在上周《試駕|威馬EX5?48小時全面體驗:剛好夠用》壹文中,我們從外觀內飾,動力續航,充電體驗方面對EX5進行了輕度評測,而智能車機部分將在本期內容裏,單獨為大家進行演示講解。

本期重點

測評概況

測試日期:2020年

測試地點:中國南京

測試車型:威馬EX5-Z?500?PRO

測試人員:車巴客編輯部—小宇

核心觀點

1、邏輯簡單,結構扁平化。主界面為所有功能的入口,層級淺顯易懂,但是實際操作需要壹定的學習成本。

2、UI創新且有標識性,優勢和問題並存。撞色設計和氣泡式的成長菜單,具有很高的辨識度,好看和好用之間存在壹定的沖突,需要壹個平衡點進行整體的提升。

3、功能的理想化和前瞻性值得鼓勵。如果在功能覆蓋度和學習門檻上有所優化,達到輕松上手的狀態將會牢牢的實力圈粉壹波。

測試視頻

測試實錄

小科普:威馬的全車交互車機系統的名稱為?Living?Engine。它由Living?ID?(威馬ID)、Living?Flow、Living?Mate?三大元素組成。其中,Living?ID?(威馬ID)根據用戶的身份識別提供壹些個性化的服務,這個ID會和壹些BAT生態內容打通;Living?Flow?代表了車機的整體響應機制,Living?Mate類似小愛這樣的壹個智能助手。

01?整體觀感

整體來看,儀表盤和中控大屏的尺寸在智能車機產品裏並不算突出,其中儀表盤采用了傳統儀表盤帶帽檐的外觀設計,屏幕邊緣貼合了方向盤的弧度,這樣駕駛時透過方向盤讀取儀表盤信息時的視野比較全面。

而中控大屏站位比較搶眼,采用的是獨立突出的懸浮式設計,並沒有包裹在中控區。因為中控屏是可以橫屏旋轉的,所以需要足夠的空間。但是這種設計會顯得屏幕格外突出,無法和裝飾面板以及下方的操控區融為壹體,將整個中控區明顯的切割開來。

中控屏下方的功能面板雖然看上去像實體鍵,但是實際上是觸屏感應設計,主要是壹些常用功能的快捷鍵。

儀表盤和中控屏都是采用的圓形菜單的設計,以及強烈沖擊感的撞色系UI,在艙內有十足的電子感。

02?儀表盤

儀表盤為12.3寸,顯示的內容分為?3?部分:左邊是剩余電量和車輛狀態信息,右邊是多媒體信息,中間是局部導航以及時速/ADAS可視化內容(二者可通過方向盤上的XX鍵來進行切換)。此外頂部與底部兩條顯示車輛部分設置信息。

百度地圖的路況數據與L2自動駕駛傳感器融合,在儀表盤上體現為實時的路段限速,同時地圖上的數據和駕駛附屬的可視化也是打通的。這點應該是威馬和百度雙方合作開發定制的壹些上層應用。

03?中控大屏

12.8英寸的中控大屏,承載了車機交互的大部分功能。整體UI設計是圓形的,在大屏上,可以看出都是氣泡式的菜單布局,菜單氣泡大小和打開頻率相關,使用率高的,氣泡就越大,這點據說是參考了APPLE?WATCH的風格。

大屏壹***是兩層交互邏輯,並且在同壹層級展現。主界面是三個大氣泡,對應的是三個常用的功能,根據車主的使用習慣系統自動分配,也可以長按其中壹個應用球進行用戶的自定義。

在初始階段系統默認的是?能耗信息/音樂/地圖?這三個部分的內容。而大氣泡常用功能的周邊,會圍繞著壹圈小的氣泡,內容是和當前功能相關的調節菜單,等於是常用功能下的二級菜單。比如導航附加的是餐廳和充電樁的地址推薦,音樂附加的是風格和排行榜的推薦。

左下角同時出現的散落狀的小氣泡就是第二層邏輯,對應的是大屏裏面3個常用之外的其他所有應用的集合,通過對角線的形式拉開,就可以看到全部的應用,仔細數了壹下壹***是17個應用。(功能包括:地圖/音樂/能耗信息/愛奇藝/米家互聯/考拉?FM/行車記錄儀/電話/系統設置/車輛設置/保養記錄/本地音樂/360?度環式攝像頭/威覓/主題商店)

氣泡彈出的過程中,讓妳有壹種藝術家揮手創作的既視感,會有些小小的暢快,但是同時又非常的困擾,面對整屏的氣泡菜單時會有短暫的失憶,為什麽明明每壹個icon單拎出來都認識,但是穿上了彩紅皮膚衣,反而有壹下子叫不出名字的尷尬。這個在上手的過程中,需要花費壹些時間成本來學習。

氣泡設計雖然新穎,但學習成本較高,也讓人擔心未來應用數量增加後桌面的承載能力。

對於這個問題,官方表示在後續版本中,會增加桌面的自學習能力:系統會根據用戶的使用頻率,逐漸改變氣泡的大小。如果應用數量超載,也會加入滾動選擇的方式。

在大屏底部固定的DOCK欄是空調功能區,?但是只是用來顯示信息的,並不能直接操作設置空調,需要點擊進入單獨的空調界面進行具體的設置。

威馬的空調是電子出風口設計,不能進行手動調節風向,風口調節邏輯並不是妳點哪裏,就是哪裏出風,而是他預設好了幾種出風組合,只能通過不斷地點擊這塊區域,切換出風組合。

大屏的側面有兩個按鈕,壹個是音量調節,壹個屏幕旋轉模式,方便在觀看視頻內容的時候進入橫屏的劇場模式?,或者在360?環視影像下可以有更加清晰的感觀體驗,當然為了安全起見,這個功能只有駐車情況才能使用。

04?i-Control?面板

這是威馬在單屏和多屏交互中的折中方案,通過i-Control?面板保留常用的功能進行壹鍵直達的快捷操作。

從左往右依次為鎖車/解鎖、兒童安全鎖、隱私模式、Home?鍵、語音控制、空調、屏幕保護。這些?70%?都是高頻使用按鍵,在早期車機版本上缺乏回饋,現在的系統可以通過聲音回饋增加了實際操控感。

05?功能生態

威馬集成了愛奇藝/考拉?FM/喜馬拉雅/QQ?音樂等。愛奇藝、QQ?音樂和我們手機端的體驗差不多,音頻源也可以通過藍牙,USB導入,考拉?FM?的體驗更像實時電臺。

導航方面接入的是百度地圖,精度和便利性還是非常不錯的,手機賬號綁定後,相關信息也可以同步到車機上,而且利用語音控制非常方便,上車後不需要再額外花時間設置手機導航。

如果設置的目的地超過剩余續航裏程,屏幕上會顯示提醒,並且在導航中顯示高速公路充電樁,比較方便。

360?度全景影像比較清晰,車外壹***4?個攝像頭覆蓋各個角度,並且可以調節攝像頭拍攝畫面的亮度。在屏幕上可以看到前後均有方向軌跡,對駕駛技術薄弱的人群比較友好。

有兩個功能需要特別介紹壹下,壹個是車載的社交軟件,還有個是主題商店提供的換膚服務。

威馬的社交軟件叫“威覓”,類似車載版"陌陌"的交友功能,根據不同的行車場景、個人愛好和情緒狀態,威馬會給妳推送壹個“偶遇”,同附近的車友進行連接,據說這是汽車品牌中首創的輕社交應用。

車機皮膚可以在威馬主題商店裏付費購買,目前有5款皮膚,價格在199-499元不等。目前上架的皮膚都是威馬官方設計的,據說後期將會開放讓用戶上傳作品進行售賣。

06?智能交互

威馬的?APP?壹***有三個,分別為威馬智行、小威隨行、即客行。第壹個是用來訂車的,第二個買車後是用來遠程控制車輛的,第三個是用來充電或者租賃威馬使用的。

這個相當於覆蓋了購車用車全周期的使用場景,不過3個APP都需要單獨下載,並不算方便。

威馬的交互模式是市面上非常普及的?4?種:觸摸屏、實體按鍵、方向盤上的多功能按鍵以及語音系統。

語音交互也需要通過喚醒詞“小威小威”進行指令傳達,在2.0版本中,小威具備3種不同的個性設定,可根據用戶的喜好,使用不同的聲音、不同的語氣甚至不同的風格與用戶交流,同時也提供了3種語言滿足各類人群的需求。

威馬有專門的免喚醒的詞庫,比如“打開環視”,就能調出360環視畫面,比較方便,但是這些詞庫需要背下來,學習成本有點高。

在車家互聯方面,據介紹威馬和小米合作,可以將車機連接小愛同學/小米智能家居,遠程控制掃地機器人、空氣凈化器等等。

不過貌似這些功能還沒量產……

除此之外還可以使用手機和?Apple?Watch?作為鑰匙,查看車輛狀態,方便通過移動端對車輛進行遠程監管。

後記

這款車機不同於蔚來汽車的“駕駛友好主義”,也不像理想ONE有炫目的屏幕功能,18年發布之初介紹的壹些人機交互功能令人向往,但如今不難發現,威馬還在朝著這個方向努力中。

總體的車機體驗仍然可算友好,但想要真的實現暢快的交互,仍然需要較長時間的“磨合”或者學習,對於使用者和系統可能都是如此,當然,這本身也是威馬整套系統的主打特色,即“越用越智能”的“養成系”。

據了解威馬的下壹代車機將有很大的改變,這壹代車機上的不少問題點將得到改進,我們將持續關註,期待進化後的新體驗。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