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波是最具反叛精神的壹位象征主義詩人。他繼波德萊爾之後,與馬拉美、魏爾倫被稱為三大著名象征派詩人。韓波發展了波德萊爾的“相應說”以及詩的暗示作用。他認為詩人應是“通靈者”,其任務是通過感覺的“錯位”去探求神秘的“未知”。他的《元音》、《文學的煉金術》等詩,形象地發展了波德萊爾的“通感論”,而代表作《醉舟》《黎明》等,以瑰麗的想象、巧妙的“通感”膾炙人口。壹段時期內,象征主義詩歌在法國輝煌壹時,並影響了歐洲乃至整個世界:“通靈者”韓波發明了“文字煉金術”,創造出了“新的花、新的星、新的肉和新的語言”。
韓波為法國象征主義文學帶來了超現實主義的因素。象征主義者力求發現(或破譯)隱藏在日常事物後面的真實,超現實主義者則進壹步要求通過直覺和幻想創造事物之外的真實。從這個意義上將,韓波是法國象征主義詩人中比較激進的壹位。
韓波的詩作以其瑰麗的色彩而著稱。1871年9月少年韓波應魏爾倫之邀來到巴黎,很快便靠《醉舟》壹詩聲名大噪。在這部詩中,詩人自比壹只無舵無錨的醉舟,在大海上隨波逐流,無所羈束。詩風詭譎絢爛,是象征主義詩歌中的精品。在另外壹首著名詩歌《母音》中,韓波用五種不同的色彩象征法語的五個元音字母,然後通過具體的描繪把形狀、顏色、氣味、音像和運動等因素交織起來,以求實現“通感”的境界。此外,散文詩《地獄壹季》也是難得壹見的天才之作。
雖然韓波和魏爾倫關系十分密切,曾壹度和魏爾倫發生同性戀情,但兩人的風格卻大不相同。魏爾倫以親切自然、音韻和諧見長,韓波則以奇特意象和夢幻色彩著稱。1912年,蘭波被剛剛崛起的超現實主義文學尊為鼻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