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1項目和985項目簡介
“211”工程,即在21世紀建設約100所高等學校和壹批重點學科,是新中國成立以來國家在高等教育領域啟動的規模最大、層次最高的重點建設工作,是中國政府實施“科教興國”戰略的重要舉措。
985工程1998是在慶祝北京大學建校100周年大會上提出的。“為了實現現代化,中國應該有壹批具有世界壹流水平的壹流大學。”985工程壹期首先在北京大學和清華大學實施。
上海理工大學是壹所以工科為主,工、理、經、管、文、法、藝等學科協調發展的應用型研究型大學。是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和上海市人民政府設立的上海市高校、重點建設高校和高水平地方高校建設試點單位,中國知識產權發展聯盟常務理事,滬港高校聯盟和CDIO工程教育聯盟成員。入選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新型工程研究與實踐項目、國家大學生創新實驗計劃、國家創新創業訓練計劃、國家創新人才培養示範基地、首批高校科技成果轉化與技術轉移基地、中國政府來華留學生獎學金接收機構、全國畢業生就業典型體驗高校、 全國創新創業典型體驗高校、全國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範高校、首批上海市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範高校。
上海理工大學的歷史:
學校的脈絡源於1906創辦的教會大學滬江大學,1907創辦的德國醫學院。1960上海機械學院在滬江大學舊址成立,1994更名為東華理工大學,1996年5月與上海機械學院合並。1999,上海光學儀器研究所並入學校。2003年7月,上海醫療器械學院和上海出版印刷學院劃歸上海科技大學管理。
上海理工大學規模:
到2022年3月,學校占地面積近千畝:有17個學院(系),60個本科專業:全日制在校生25700余人,其中本科生16,700余人,研究生9000余人,國家級教學平臺19個,省部級教學平臺51個。
上海大學理工系專業:
教學建設:
在學科建設方面,上海理工大學的表現也很不錯。學校擁有1個國家重點(培育)學科,8個上海市重點學科,3個國防特色學科。四個學科位列ESI全球前1%,分別是工程、材料科學、化學和計算機科學。
國家壹流本科專業建設點:編輯出版學、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測控技術與儀器、能源與動力工程、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環境工程、生物醫學工程、管理科學?
國家特色專業: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熱能與動力工程、光信息科學與技術?[98]?
國家綜合改革試點專業: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
教育部卓越工程師試點項目: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印刷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生物醫學工程、能源與動力工程。
上海壹流本科專業建設點:工商管理(中美合作)、車輛工程、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
中國工程教育專業認證協會認證專業: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測控技術與儀器、材料科學與工程、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材料成型與控制工程、車輛工程、環境工程。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認證:建築環境與能源應用工程
國家重點(培養)學科:光學工程
ESI全球Top 1%學科:工程、材料科學、化學、計算機科學?
新聞出版總署重點學科(培育):數字出版與傳播
國防特色學科:光學、能源、控制?
機械工業部重點學科:動力機械與工程、系統分析與集成、熱能工程、系統工程、光學工程、制冷與低溫工程、工程熱物理。
上海市重點學科:系統分析與集成、系統管理、管理科學與工程、醫療儀器工程、光學工程、印刷出版、制冷與低溫工程、動力工程、工程熱物理。
上海市教委重點學科:動力機械與工程、經濟系統運行與調控、建築環境工程與節能、測量技術與儀器、機械制造及其自動化?
上海高校壹流學科:動力工程與工程熱物理、系統科學、管理科學與工程、光學工程、機械工程、生物醫學工程?
上海高楓高原學科:動力工程與工程熱物理、系統科學、管理科學與工程、光學工程、機械工程、生物醫學工程。
上海理工大學學院:
至2021年5月,教職工2900余人,其中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院士9人(含雙聘),國家級人才75人,省部級人才189人,高級職稱教師859人,博士生導師260人。?光電學院入選首批“全國大學黃大年式院系”。
兩院院士(含雙聘):莊、、、鄭平、嚴楚良、?等待
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成員:張華、高燕。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評審組成員:黃殿貴
國家“萬人計劃”領軍人才:艾連忠
為國家做出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莊、張華、艾連忠、。
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獲得者:、常、、張華、艾連忠、。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傑出青年基金:朱壹鳴
上海科技合作交流大學:
該校是中國最早開展國際合作辦學的高校之壹,擁有近千名留學生。與美國、英國、德國、加拿大、日本、澳大利亞、愛爾蘭等3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170多所高等院校建立了合作關系,建立了中英國際學院和中德國際學院兩所中外合作辦學機構。?
校園環境
截至2020年5月,上海理工大學位於上海市區,擁有龔俊路校區和復興路校區兩個校區。龔俊路校區分為龔俊路校區516(主校區)、龔俊路校區334(南校區)、龔俊路校區1100(北校區),總校區面積近千畝。
主校區* * *有三個大門:楊浦區龔俊路516號(正門)、龔俊路470號(海安路)、龔俊路580號(控江路)。南校區包含龔俊路460號,校門位於龔俊路334號(周家嘴路)。北校區是基礎學院所在地。復興路校區是中英國際學院所在地,地址是徐匯區復興中路1195。
上海理工大學龔俊路校區和復興路校區在1906至1948之間修建的各類建築40余棟,擁有上海高校中規模最大的市級優秀歷史建築。滬江大學歷史建築位於龔俊路516號,是上海市文物保護單位和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校園內有31棟單體建築(其中復興路校區1棟)列入上海市優秀歷史建築名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