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成語解釋 - 為什麽叫中東鐵路

為什麽叫中東鐵路

中東鐵路以哈爾濱為中心,西至滿洲裏,東至綏芬河,南至大連,路線呈丁字型,全長約2400公裏。初名“東清鐵路”,民國後改稱“中國東方鐵路”,簡稱“中東鐵路”。

中東鐵路是“中國東方鐵路”的簡稱,亦作“東清鐵路”“東省鐵路”。日俄戰爭結束後稱中東鐵路,即中國東省部鐵路之意。中東鐵路為19世紀末20世紀初沙皇俄國為攫取中國東北資源,稱霸遠東地區而修建的壹條“丁”字形鐵路。

中東鐵路1897年8月開始施工,1903年7月正式通車運營。中東鐵路建成後,大量資本註入,商貿發展迅速,30多個國家在這裏設立領事館和銀行,以鐵路為依托,以商貿為中介開埠,滿洲裏、富拉爾基、紮蘭屯、哈爾濱由此發展起來。

十月革命後,北段由中蘇合辦。抗戰勝利,全線合稱中國長春鐵路。東清鐵路是指沙俄在清朝末期修築的從俄國赤塔經中國滿洲裏、哈爾濱、綏芬河到達俄國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參崴)的西伯利亞鐵路在中國境內的壹段。

歷史沿革:

沙皇俄國壹直把吞並中國東北地區作為它的既定國策,從19世紀80年代開始,即開始醞釀建設壹條穿過中國東北地區的鐵路,把遠東重鎮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參崴)與其國境內的西伯利亞鐵路東段連接在壹起。

清朝光緒二十二年(公元1896年),清政府特使李鴻章赴俄祝賀沙皇加冕典禮,與沙俄簽訂《中俄禦敵互相援助條約》(簡稱《中俄密約》),允許俄國修築東清鐵路。

同年12月,俄國將鐵路定名“滿洲鐵路”,遭到李鴻章的反對。李鴻章堅持“必須名曰‘大清東省鐵路’,若名為‘滿洲鐵路’,即須取消允給之應需地畝權”。因此正式定名為大清東省鐵路,又稱中國東省鐵路,簡稱東清鐵路。

1897年8月舉行開工儀式,1898年8月東清鐵路正式動工,以哈爾濱為中心,分東、西、南部三線,由六處同時開始相向施工。北部幹線(滿洲裏到綏芬河)和南滿支線(寬城子至旅順)及其他支線,全長約2500多公裏,采用俄制1524毫米軌距,幹支線相連,恰如“T”字形,分布在中國東北廣大地區。

1903年7月14日,東清鐵路全線通車,並開始正式營業。日俄戰爭(1904年)後,沙俄把南滿鐵路的長春至大連段轉讓給了日本。

1920年起東清鐵路始稱中國東省鐵路,簡稱中東鐵路或中東路,長春以北段(即北滿鐵路)由中蘇***同經營。

1945年8月,抗日戰爭勝利,蘇軍駐紮中國東北,中東鐵路改稱中國長春鐵路,由中蘇***管。

1952年12月31日,結束中蘇***管,中長鐵路(原中東鐵路)完全由中國收回,歸中國所有。當時恢復設立哈爾濱鐵路管理局,管轄中長鐵路全部,包括哈爾濱到旅順的哈大鐵路。其後中東鐵路分為了濱洲線、濱綏線、哈大線三條鐵路線,延續至今。

以上內容參考百度百科-中東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