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高祖劉邦的寵姬戚夫人,本山東定陶人,是西漢初年擅長歌舞的名姬。
戚夫人多才多藝,會鼓琴、歌唱,精於舞蹈。既會跳當時流行、劉邦又極喜愛的“楚舞”,又擅長“翹袖折腰之舞”。所謂“翹袖折腰之舞”,看來不是某個舞蹈的專名,而是壹種以舞袖、折腰為主要動作的舞蹈,是註重腰功與袖式變化的舞蹈形式。從漢畫像磚石所見,多為舞袖、折腰,這是當時常用的舞蹈動作。劉邦常與戚夫人在宮中歌舞作樂。相傳戚夫人侍兒賈佩蘭出宮後曾講,每年正月十日,戚夫人等***入靈女廟,祭神歌舞,吹笛擊築,歌《上靈之曲》,接著“相與連臂踏地為節,歌《赤鳳凰來》”。到了七月七日,“臨百子池,作於闐樂。樂畢,以五色縷相羈,謂之相連愛。”這很像民間迎神賽會時群眾性的娛樂歌舞活動,“相與連臂踏地為節”是人們手臂相連,壹面唱歌,壹面腳踏著拍子舞蹈,有如唐代的“踏歌”。戚夫人曾紅極壹時,極得漢高祖寵愛。但漢高祖死後,勢單力薄的戚夫人母子,慘遭漢高祖之妻呂後的毒手,先毒死其子趙王劉如意,後斬斷戚夫人手腳,挖去眼睛,熏聾她的耳,又迫她喝下啞藥,丟入窟室,叫作“人彘”。
後人贊美戚夫人的技藝,並深切同情她悲慘的遭遇。在不少反映這壹歷史故事的文藝作品中,都表現了上述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