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草帽、毛衣、手帕、錢包、算盤、糖葫蘆……當這些在生活中稀松平常的物件,燃著勃勃的生命力,在巨幅畫框裏吶喊,妳是否有被觸及,不由自己的發出贊嘆?
? 本月初,我去中華兒女美術館參觀了“中央美術學院精微素描展”,用了兩個多鐘頭細細的品味了每壹幅作品,內心被極大地震撼,眼淚數次有奪眶而出的沖動。
? 這次精微素描展的作品,均出自中央美術學院在校學生之手。他們從被動的寫生和拷貝照片的創作模式中解脫出來,帶著自己對藝術審美的理解投身於生活,選取了身邊的日常物件進行觀察、體會,運用精細的筆法,“寫實”甚至“超寫實”的將每壹絲微小的紋路、肌理壹壹表現,精巧之極,足以亂真。
? 這種“寫實”,呈現的,是富有匠心的繪畫技法,更是記錄生活的精妙用心。畫者們沒有在作品中加入過多的華麗元素,而是回歸物件本身,回憶求索自己與它關聯的故事,娓娓道來的述說著他們的所見、所想、所感,使筆下的平凡之物散發出感染人的光采,傳遞著人情與溫度。
展覽的現場,擺放著壹只只玻璃櫃,裏面莊重的陳列著壹件件被描繪的實物原件。這些物件雖小,畫的尺幅卻很大,普遍長寬都在1米以上。大幅面,使畫者們在深究這些物件的細節時更有施展空間,將物件的具象美展現的更淋漓盡致。
小物件、小故事、小細節,“盡精微,致廣大”,整場展覽,通過對社會生活的微觀寫照,傳達出時代變遷的宏觀氣象。
? 縱觀整場展覽的作品畫材,多以彩鉛和水彩為主,綜合丙烯、色粉、蠟筆、炭筆等。讓我更加堅定了彩鉛也能出大作,小題材也能登大雅之堂的信心。
? 在展廳,我將每壹幅作品的全貌、細節及作者信息拍下,編寫了本篇推文。推文很長,或許妳會沒有耐心壹次把它翻閱完。但是沒關系,請收藏起來,作為資料書,或者作為未來的繪畫目標,需要的時候,找出來細細的琢磨。
? 藝術源於生活。讓我們擁抱生活,更加用心感受身邊的壹切。期待有壹天,我們也可以創作出這樣回歸生活,令人動容的好作品。
——毛OK 2019年1月15日
被描繪的物件們 ↓
精微素描是壹種態度?
是壹種對作品的追求?
是壹種對結構的執著?
但這絕對不是死摳?
而是絲絲入扣與活靈活現
用眼睛銘記事物本來的樣子?
用手指觸摸生命的溫度
用畫筆記錄世間萬物的模樣?
用樸素的方式?
關照我們身邊最不起眼的小物件
《家·條絨馬甲》方浩煒?
90X120cm? 水彩、彩鉛
繪畫細節↓
物件實景↓
畫者與物件的故事↓
繪畫思維導圖↓
結構研究↓
空間研究、構圖研究↓
技法研究↓
繪畫感悟↓
呈現在我們眼前的每件作品都有壹段深入思考的心路歷程。正因這“刨根問底”的藝術鉆研,使作品更加厚重,經得起眾多觀者的反復品味。
更多精彩作品敬請靜心欣賞↓
《家·小手帕》黃欣巖
120X120cm 水彩、彩鉛
《家·毛坎肩》?鄭棉棉
120x120cm 鉛筆、水彩、彩鉛
《家·掃帚》丁昕堯?
180X90cm 水彩、彩鉛
《家·苣蘿》丁幼妮
120X120cm 水彩、彩鉛
《十七歲·球拍》?張越?
80X110cm 水彩、彩鉛
《十七歲 · 綠暖壺 》王中藝?
180X120cm 水彩、彩鉛、丙烯
《中學時代 · 筆袋子?》 韓騰墨?
120X90cm?水彩、彩鉛、丙烯
《家?·?小人書?》 劉茹韻?
180X90cm?鉛筆、水彩、彩鉛
《夏天 · 爺爺的扇子》張小霞?
90X120cm 鉛筆、水彩、彩鉛
《牽掛?· 卷筆刀》曾鈺茴
120X90cm? 鉛筆、水彩、彩鉛
《高粱桿蓋簾》張誌鋒?
120X90cm? 水彩、彩鉛、丙烯
《溫度·?熱水袋》邵壹迪?
110X80cm 水彩、彩鉛
《幼時棉襖》馬程程?
120X90cm 水彩、彩鉛、國畫顏料
《媽媽的搓衣板》邢妍?
90X120cm 水彩、彩鉛、丙烯
《平凡的世界·草帽》 王可心?
90X120cm 彩鉛、水彩
細節↓
《考?· 顏料盒》周騰?
80X110cm 油畫棒、彩鉛、丙烯
《考?· 白顏料》方婧欣?
80X110cm 水彩、彩鉛、丙烯
《考?· 手》許彤?
80X110cm 水彩、彩鉛、丙烯
《考?· 藝考的痕跡》鄭全?
110X80cm? 水彩、彩鉛、丙烯
《考?· 紀念碑》洪梓鑫?
110X80cm 水彩、色粉
《賣油條的笊籬》 蘇浩源?
110X80cm? 水彩、彩鉛
《修鎖匠的螺絲刀》 李楠?
80X110cm? 水彩、彩鉛、丙烯
《地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