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成語解釋 - 求壹篇關於“小企業貨幣資金內部控制”的論文

求壹篇關於“小企業貨幣資金內部控制”的論文

中小企業在我國國民經濟中占有重要地位,內部控制制度是規範中小企業內部管理、提高經濟效益的重要保證。因此,探討目前中小企業存在的壹些突出問題是非常必要的。

企業內部控制是指企業為了保護其經濟資源的安全和完整,防止管理漏洞,保證會計信息的真實可靠,通過內部分工相互制約和聯系的具有控制功能的方式、措施和程序。內部控制的根本目的是加強企業管理,提高經濟效益;其基礎是企業內部的分工;其核心是壹系列具有控制功能的方式、措施和程序。它是現代企事業單位在管理經濟活動中廣泛使用的壹種控制機制。但是,從目前的現實來看,許多中小企業的內部控制問題十分突出,進壹步影響了中小企業的經濟效益,阻礙了中小企業的發展。

壹、中小企業的組織結構壹般來說,中小企業是指資產少、人員少、管理範圍相對較小的企業。這類企業的組織結構多采用直線制或直線職能制。對於經營活動簡單穩定的小企業,壹般采用直線式結構進行垂直管理,沒有專門的職能結構,是最簡單的集權管理。對於中型企業,壹般采用直線職能制結構進行管理。以直線制為基礎,在廠長(經理)領導下設立相應的職能部門,把廠長(經理)的統壹指揮和職能部門的參謀、指導結合起來,實現專業化管理。這樣既能保證統壹領導,又能充分發揮職能部門的指導作用,彌補領導專業管理知識和能力的不足,輔助領導決策。

二,中小企業內部控制的現狀分析

1.內部控制制度不完善。目前,大多數企業的內部控制制度不夠全面,沒有覆蓋所有部門和人員,沒有滲透到企業的所有業務領域和經營環節,使得中小企業會計工作混亂,會計核算不真實,導致會計信息失真極其嚴重。例如,許多企業沒有建立常規的票據管理制度、重要空白憑證的保管和使用制度以及會計人員分工的“內部牽制”原則。甚至有些小企業沒有正規的會計部門,會計、出納、審計等事務都是壹個人處理。原始憑證的取得或填制都是違法的,在此基礎上編制的會計憑證、登記賬簿、會計報表以及壹系列會計分析都是沒有意義的。壹些企業人為編造會計數據,設立“小金庫”,亂攤成本,隱瞞收入,虛報利潤,惡意偷逃稅款。這些都與企業內部控制制度不完善密切相關。主要原因有:壹是與組織架構有關;二是與制度體系有關;第三,與單位負責人有關。部門之間缺乏有效的協調和牽制,往往導致管理脫節,漏洞百出,給人以可乘之機。

2.缺乏有效的監督機制為了加強監督,我國形成了企業外部監督體系,包括政府監督和社會監督。但是如此龐大的監管體系對中小企業的監管效果卻不盡如人意。有些企業雖然有內部審計,但不能充分發揮其作用。壹些企業的業務經理、會計甚至領導幹部鉆監管不力的空子,大量收受賄賂,大肆貪汙公款,利用假發票非法占用企業資金。

3.對內部控制制度的片面理解。內部控制制度是各業務部門或人員在業務經營過程中形成的相互影響、相互制約的動態機制。它是具有控制功能的各種方法、措施和程序的總稱。它絕不等於規章制度,也不等於內部管理,更不是組織計劃。內部控制的前提是有效性,關鍵是作為內部控制體系主體的管理者和員工。由於壹些中小企業的管理者和員工對內部控制制度的認識存在偏差,企業沒有認識到內部控制制度的重要作用,導致企業的管理混亂。

4.內部控制系統的參與者素質較低。近年來,中小企業會計人員的思想教育和專業培訓未能跟上。壹些不具備專業資格的人混進了會計隊伍,思想素質差,業務壹知半解。連正常的會計業務都處理不好,更別說內控制度的應用了。有些企業領導對會計制度和會計準則壹竅不通,卻獨斷專行,必然給企業造成不可挽回的損失,讓資金緊張的企業難以為繼。

5.內部審計職能弱化內部審計是企業內部控制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據調查,大量中小企業沒有設立內部審計機構。即使是設有內部審計機構的企業,其職能也嚴重弱化,無法正確評價財務會計信息和各級管理部門的績效。導致各級管理部門更加有恃無恐,趁機鉆內控的空子。此外,內部審計機構的職能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企業最高層的主觀意願。

三、中小企業內部控制問題的解決方案在我國,存在著大量規模不壹、經營特點各異的中小企業。建立完整、科學、有效的內部控制體系至關重要。企業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和自身的組織結構,形成縱向和橫向的分工、協調、制約和監督機制。這必然會堵塞漏洞,加強管理,減少違法違紀行為,防止貪汙盜竊和各種欺詐行為,必然會引導企業走上持續高效的發展道路。

1.建立和完善內部控制制度

(1)建立組織計劃控制機制有些相互關聯的職能不能集中在壹個人身上。各種組織的職責和權限必須得到授權,授權範圍內的職權必須不受外界幹涉。每種經濟業務都必須經過不同的部門,並確保相關部門之間的相互檢查。在對每壹項經濟業務的檢查中,檢查者不應隸屬於被檢查者,以保證檢查出的問題能迅速得到解決。

(2)授權審批制度的建立應控制內部部門或人員處理經濟業務的權限。單位某員工在處理經濟業務時,必須經過授權和批準,否則無法進行。

(3)受預算控制的企業編制的預算必須反映其管理目標,明確界定其責任和權利。在預算執行中,應允許經授權後調整預算,使預算更符合實際,並及時或定期反饋預算執行情況。

(4)實物控制:壹是嚴格控制與實物資產的接觸,如限制接觸現金和存貨,減少資產損失;二是定期進行財產檢查,確保賬實相符。

中小企業可以安排專門部門和人員開展內部控制監督評價,提出建議,督促內部控制各環節不斷完善控制,增強規範內部控制制度和有效執行制度的自覺性,使企業幹部職工積極參與內部控制制度建設。

2.內部控制系統的設計原則

(1)政策原則。中小企業內部控制制度的設計首先必須遵守並嚴格執行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和國家統壹的會計制度,然後根據企業的特點和財務管理的要求進行設計。

(2)有效性原則。設計內部控制制度的目的是規範管理行為,保證企業目標的實現。內部控制制度的設計必須以“有效性”為基礎,內部控制環節盡量不要過長、環環相扣,使人有效運作;它必須有利於控制和檢查,有了解控制制度執行情況的手段和途徑,並根據執行和管理需要不斷完善,以確保內部控制制度更適合管理需要,提高工作質量和效果。

(3)帳、財、物分離原則從目前中小企業內部控制的主要問題來看,嚴格執行帳、財、物分離原則是內控制度設計的重中之重。任何經濟業務都要按照既定的程序和手續辦理,多人辦理,* * *要負責。要努力克服貨幣資金、財產物資和有關帳冊管理上的混亂,防止企業資產流失。特別是企業的現金和銀行存款業務,在每日終了時,應及時計算當日的總收入、總支出和總余額,並每日逐筆登記日記賬;月末,日記賬余額必須與相關的總分類賬余額進行對賬,以便每月結算。同時,對財產物資進行定期或不定期盤點,隨時反映賬面數和實際數,確保賬實相符。這樣可以防止貪汙盜竊,保證企業財產安全。

3.責權利相結合,實行問責制企業各級管理部門和人員必須明確各自的職責,建立責任追究制度。財務指標可以落實到單位和個人(直線型組織結構的指標可以直接落實到個人),財務管理負責人可以被賦予相應的管理權限,年終根據履職情況進行考核,根據考核結果給予物質和精神獎勵或處罰。對於履職不力的,要有壹個問責的過程。

4.在員工培訓機制建立之前,已經提到中小企業員工整體素質較低,科學的內控制度與員工素質密切相關。因此,企業應結合實際,建立切實可行的員工培訓機制。通過培訓,使員工對工作更加負責,了解工作的重要性,養成良好的工作習慣,逐步提高思想素質和業務素質。要讓員工認識到內部控制制度不是個人的事,而是員工的集體行為,從而達到提高員工整體素質的目的。

5.加強內部審計控制內部審計機構應直接對企業最高領導層負責,並保持相對獨立性。企業通過內部審計系統對各級管理層的財務活動和管理活動進行評價,包括企業管理政策的執行情況、企業財務會計信息的真實性和可靠性、各級管理人員的履職情況、內部控制環節的協調情況等。內部審計機構的成員應由企業最高層直接聘用,使專業能力強、思想素質高、敢說真話、堅持公正的員工能從事內部審計工作。

6.企業負責人必須高度重視內部控制制度,自覺接受監督。事實上,企業負責人對壹個嚴格的內部控制制度的順利實施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沒有企業領導的高度重視,再好的控制系統也是軟弱無力、流於形式的。許多企業領導人不重視內部控制制度,根本原因是嚴格的內部控制制度不僅控制了普通員工,也控制了企業領導人。壹些中小企業的領導習慣於壹個人負責,而不習慣於被制約,特別是在資金方面,這給內控制度的執行設置了障礙。企業領導人必須自覺接受內部控制制度的約束,努力使內部控制制度在企業中隨時發揮作用。

新修訂的《會計法》明確規定,單位負責人必須對本單位會計工作和會計資料的真實性、完整性負責;必須在對外提交的財務會計報告上簽字蓋章並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必須保證會計機構和會計人員依法履行職責;單位會計中的違法行為,除追究有關人員的法律責任外,還要追究單位負責人的責任。《會計法》的這些規定客觀上約束了單位負責人。鑒於此,首先,單位負責人有責任和義務保證內部會計監督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並發揮其作用;其次,在重視內部會計監督制度的同時,企業負責人要支持和保證會計機構和會計人員依法履行職責,支持會計人員,幫助他們解決履行職責中遇到的各種困難和問題,為會計人員在單位內部實施有效監督創造良好的環境;再次,單位負責人要以身作則,帶頭執行制度,不得幹擾、阻礙會計機構、會計人員依法履行職責,更不得授意、指使、強令會計機構及其人員違法辦理會計事項。

四。結束語

中小企業的內部控制復雜多樣,無論哪種組織結構都有其優勢和劣勢。只有根據企業的不同情況和問題,采取靈活的方式,設計出合適的內部控制制度,才能發揮其應有的作用,使中小企業健康快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