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戰略調整:在2000年代,IBM開始進行戰略調整,將重點從硬件制造轉向高附加值的軟件和服務業務。因此,IBM決定剝離部分硬件業務,如個人電腦(PC)部門,以便更好地專註於核心業務。
2.財務原因:聯想收購IBMPC部門時,IBM的財務狀況並不樂觀。通過剝離低利潤的硬件業務,IBM可以減輕財務壓力,提高盈利能力。
3.市場競爭:在個人電腦市場上,IBM面臨著激烈的競爭,尤其是來自戴爾、惠普等競爭對手的壓力。將PC業務出售給聯想,可以幫助IBM減輕競爭壓力,專註於更有價值的業務領域。
4.聯想的發展需求:作為壹家中國公司,聯想正處於全球化擴張的階段。通過收購IBM的PC業務,聯想可以迅速獲得IBM的品牌、技術和全球市場份額,從而提高自身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
5.政府支持:中國政府對於聯想收購IBMPC業務表示了支持和鼓勵,認為這次收購有利於提升中國企業在全球市場的地位和影響力。
總之,IBM被聯想收購的主要原因包括戰略調整、財務原因、市場競爭、聯想的發展需求以及政府支持等多方面因素。通過這次收購,IBM成功剝離了低利潤的硬件業務,實現了戰略轉型;聯想則獲得了全球市場份額和品牌影響力,為其全球化發展奠定了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