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金庸小說中,十大感動的話。
第十,“大哥,三弟,妳們喝酒,怎麽不來叫我?”
這是在少室山,喬峰被數千中原高手包圍,隨時可能被殺。
段譽雖沒有什麽武功,卻選擇和喬峰站在壹起。
而在幾乎必死的情況下,虛竹果斷站出來,稱呼從沒見過的喬峰為大哥。
這樣他會被當做喬峰黨羽,很難保住性命。
為什麽虛竹會這麽蠢?
作為壹個男人,關鍵時候要講義氣,寧可做五分鐘的英雄,也不能壹輩子做猥瑣之人。
第九,孩兒,妳長大了之後,要提防女人騙妳,越是好看的女人越會騙人。
這殷素素用匕首刺胸自殺之前,告訴兒子張無忌的壹句話。
確實,殷素素欺騙了丈夫張翠山,結果10多年也不說出是自己發毒針暗算了俞岱巖,間接導致後者終身殘疾。
也許張翠山可以容忍殷素素殺了龍門鏢局滿門,畢竟是這是外人。
但在其他門派上門興師問罪時,同門的師兄弟冒著生命危險,全力支持他們夫妻。
然而,張翠山突然發現,害殘俞岱巖的罪魁禍首之壹是妻子。
這樣壹來,他如何有臉面對師兄弟呢?又如何能夠忍心這些師兄弟為他冒險和敵人決戰?
他由於愛情無法殺死妻子殷素素,只能壹個人承擔所有的罪名,公開自殺以挽救妻子和同門。
為什麽殷素素不告訴他這件事?如果告訴了,張翠山是絕對不會娶她的。
殷素素最後的話,是對自己行為的懊悔?她連累了丈夫。
第八,“小寶,天地會……反清復明大業,妳好好幹,咱們漢人齊心合力,終能恢復江山,只可惜……可惜我見……見不著了……”
這句話是大話?並不是這樣。
在書中,幾乎所有的人都是不同程度為了自己。
比如獨臂神尼九難,更多不是為了復國而是報私仇,甚至盜走了吳三桂的女兒。
至於其他反清復明的人物,大多是為了扶持自己的君主,比如沐王府壹夥。
至於滿清朝廷、神龍教、平西王府甚至俄羅斯宮廷,都是壹群為了利益不擇手段的家夥。
而陳近南則真正做到了為國為民、不惜壹切。他壹生操勞,時刻冒著生命危險,吃穿都非常簡單,最終殉國而死。
所以,所謂“平生不見陳近南,便稱英雄也枉然”,這句話說得沒錯。
第七,敗筆很多,勝筆沒多少!
很多人驚奇,不識字的韋小寶,為什麽能夠成為大官,顯赫壹時。
其實,權力的鬥爭本來就不需要什麽文化,只需要掌握鬥爭規矩,分析局勢,冷酷無情的做出正確的決定就行了。
這壹點,不學無術的韋小寶是頂尖的。
就比如被海大富抓住之時,武功高強的茅十八只是躺在地上,而韋小寶迅速想到下毒的計謀,迅速實施。
在海大富喝下毒藥時,韋小寶不動聲色,茅十八反而忍不住驚呼了壹聲。
第六,焚我殘軀,熊熊聖火,生亦何歡,死亦何苦?為善除惡,唯光明故。喜樂悲愁,皆歸塵土。憐我世人,憂患實多。
這句明教殉教之前必念的話,古往今來都是通用。
明教最初的創建者,也是希望創造壹個沒有惡人,沒有憂患的伊甸園。
然而,這麽幾千年來,這句話仍然適用,沒有人能夠辦到這點。
第五,範遙:“郡主,世上不如意事十居八九,既已如此,也是勉強不來了。”
趙敏道:“我偏要勉強。”
為什麽周芷若明明穩操勝券,最終卻會敗給趙敏?
就在於趙敏“我偏要勉強。”。
趙敏為了愛情,可以放棄壹切,包括榮華富貴、地位權勢甚至父親和哥哥。
但周芷若做不到,她的顧慮太多,不能把張無忌當做全部。
所以,周芷若只能“世上不如意事十居八九。”
第四,“嫁妳。”
楊過笑問:“倘若妳是她,便嫁那壹個?”小龍女側頭想了壹陣,道:“嫁妳。”楊過笑道:“我不算。郭姑娘半點也不歡喜我。我說倘若妳是她,二武兄弟之中妳嫁那壹個?”小龍女“嗯”了壹聲,心中拿二武來相互比較,終於又道:“我還是嫁妳。”
小龍女是個非常單純的人,她的世界中的愛人只有壹個,就是楊過。
所以,她不會接受別人,心中也沒有別人的位置。
第三,“我等了妳這麽久!我知道妳終於會回來的。”
和戚芳相比,水笙要聰明得多。
戚芳明知道老公萬圭是個卑鄙無情的狗賊,仍然去救他,結果被殺。
當年戚芳明明和狄雲青梅竹馬,卻竟然相信狄雲強奸未遂,還試圖盜竊逃走,最終嫁給了萬圭。
為啥,戚芳是從外表看人,被萬圭父子的假仁假義迷惑。
相比起來,單純的水笙則是用心去看人。
雖然她比戚芳更單純,更年輕,最初認定狄雲是個淫賊壞人,但最終還是認定他是好人。
而水笙選擇離開小心眼的表哥,來到雪谷和狄雲壹同隱居,也是非常正確的。
如果不是這樣,她恐怕已經被羞辱的自殺,或者和表哥壹同中毒而死了。
狄雲是不會辜負她的。
第二,欲練神功,引刀自宮。
自宮並不是僅僅摧殘肉體,更重要是自宮了精神。
誰都知道,古代男人頂天立地,武功不高不要緊,壹定要正正當當,才會被人看得起。
而引刀自宮以後,即便妳武功再高,也會傳為武林笑柄。
所以,引刀自宮只是為了獲得權勢而不惜代價的 代名詞。
從自宮這壹刻開始,人就已經利欲熏心到了極點,可以六親不認,不像是個人了。
第壹,我只想問妳壹句:人死之後,葬在地下,占得多少土地?”成吉思汗壹怔,馬鞭打個圈兒,道:“那也不過這般大小。”郭靖道:“是啊,那妳殺這麽多人,流這麽多血,占了這麽多國土,到頭來又有何用?”成吉思汗默然不語。
壹切最終都歸零,塵歸於塵、土歸於土!
這才是金庸所有作品中最精華的壹句。
“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生死相許”。
這句元好問的詞,第壹次出現在《射雕英雄傳》裏。當時丘處機想讓郭靖在重陽宮當道士,黃蓉請來了師姐梅超風相助。
梅超風破窗闖進重陽宮救出郭靖,丘處機等幾位道人要追趕梅超風,梅超風對道士們念出了“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生死相許”,隨即疾馳而去。那意思,壹幫道士懂得什麽“愛情”。
這裏的情節,被早期的電視劇演繹更為生動感人。
同樣這句詞,也出現在《神雕俠侶》裏。壹直被情所困的李莫愁,看到桃花島的大雁殉情而亡,也禁不住念出這句“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生死相許”。
而《神雕俠侶》裏的大雁殉情的情景,正是這首詞的作者元好問,在十七歲趕考的路上遇到的情景。
元好問在路上見壹獵人打下壹只大雁,而另壹只大雁見到同伴被捉,在空中盤旋後,直接栽下碰山壁殉情而亡。
元好問深為感動,買下兩只大雁的屍體,埋在了他路過河邊,並用石塊立墳做標記,等他回來時再來看大雁。隨即寫下這首千古名篇《雁丘詞》。
俗話說“雁不走單”,人們用大雁來形容對愛情的忠貞與癡情。《雁丘詞》這首詞寫的情深意切,著實是感人。
不過,元好問是金代人,他的詞出現在當時的南宋背景的《射雕英雄傳》和《神雕俠侶》裏,有點超時。那時這首詞還沒有被傳播。
我死後有三準三不準。《射雕英雄傳》黃蓉中了裘千仞的鐵砂掌,感覺將不久於人世。她對郭靖說:
我死後,準妳娶華箏,不準妳娶別的女人!因為華箏是真心對妳,妳若娶了別的女人,我怕她會騙妳。我死後,準妳為我立壹個墳,但不準妳帶著華箏壹起來祭拜我!因為我始終還是個小氣鬼。我死後,準妳為我傷心壹段時間,但不準壹直意誌消沈!
天蓋高而無階,懷此恨其誰訴!《射雕英雄傳》黃藥師聽聞歐陽鋒說黃蓉已死,舉起玉簫擊打船舷,大聲哭唱曹植哀悼女兒之死之作《行女哀辭》:
行女生於季秋,而終於首夏。三年之中,二子頻喪。伊上帝之降命,何短修之難裁;或華發以終年,或懷妊而逢災。感前哀之未闋,復新殃之重來!方朝華而晚敷,比晨露而先晞。感逝者之不追,悵情忽而失度。天蓋高而無階,懷此恨其誰訴!
這碗孟婆湯姑姑不會喝的。《神雕俠侶》在絕情谷,小龍女身受劇毒入肺腑,無可治療。她對楊過說:
姑姑聽說在黃泉路上有壹個叫孟婆的人,她到時候會叫妳喝壹碗湯,這樣在世間的種種妳都會忘記掉。過兒,這壹碗湯姑姑不會喝的,我要永遠地記著過兒對我的好與恩。
我這裏尚有妳壹枚金針,須聽我話,千萬不可自盡。《神雕俠侶》楊過在斷腸崖邊苦等小龍女未果,他痛苦絕望,準備跳崖自盡,郭襄遙遙望見楊過舉止有異,叫道:
我這裏尚有妳壹枚金針,須聽我話,千萬不可自盡!
阿朱就是阿朱,四海列國,千秋萬代,就只有壹個阿朱!《天龍八部》當阿紫竭嘶底裏的喊出:我早知在妳心中,壹千個我也及不上壹個她,壹萬個活著的阿紫,也及不上壹個不在人世的阿朱!她有什麽好,我哪裏及不上她,妳老是想著她,老是忘不了她?
蕭峰答:妳樣樣都好,樣樣比她強,妳只有壹個缺點,妳不是她。。。我既誤殺阿朱,此生終不再娶。阿朱就是阿朱,四海列國,千秋萬代,就只有壹個阿朱!
有壹個人敬重妳!欽佩妳!感激妳!《天龍八部》在雁門關,阿朱蕭峰表明心意以後,蕭峰哈哈大笑,說道:“是了!從今往後,蕭某不再是孤孤單單、給人輕蔑鄙視的胡虜賤種,在這世上至少有壹個人。。。有壹個人。。。”壹時不知如何說才是。阿朱接口道:
有壹個人敬重妳、欽佩妳、感激妳、願意永永遠遠、生生世世陪在妳身邊,和妳壹同抵受患難屈辱、艱險困苦。
我覺得最感人的話應該是 :千秋萬代,四海列國,就只有壹個阿朱。
喬峰,杏子林,面對眾人說他是契丹人時面不改色,為四大長老流血贖罪時他眼睛都不眨壹下;聚賢莊大戰,面對眾人圍攻,他凜然不懼。可是,在小鏡湖畔,他卻哭的像個孩子。
喬峰和阿朱的相遇是在杏子林,當時,喬峰的眼裏還壓根沒有這個女子,可是,在阿朱的的心裏,卻對這位頂天立地、豪氣幹雲的大英雄敬佩不已。
阿朱被西夏人押送途中,喬峰出手相救,兩人短暫相處。
少林寺,喬峰被武林人士追殺,阿朱假扮小和尚偷了少林《易筋經》,面對這個小和尚,喬峰沒想到他竟是女扮男裝。阿朱受了壹記少林玄慈方丈的大金剛掌,喬峰心存愧疚。當阿朱重傷時,在喬峰懷裏想要聽故事,喬峰講了自己小時候的事情。 兩個人有了心靈上的交流。
為救阿朱性命,喬峰帶著阿朱前往聚賢莊找薛神醫看病,面對眾人圍攻,喬峰只想救回阿朱。 雖千萬人,吾往矣。
後來喬峰被蕭遠山所救,前往雁門關調查自己身世之謎,當他確認自己的確是契丹人後,悲痛交加,這時候傳來阿朱的聲音,不論他是契丹人還是漢人,阿朱都將她當做喬大哥。這是喬峰身份認同的重建。 這個在雁門關等待他五天五夜的女孩,也真正地走進了他的心裏。
小鏡湖畔,阿朱得知自己身世,本來是高興的壹件事,卻成了她付出生命的理由。上天就是這麽殘忍,在心愛的人和自己親爹之間,她必須做出選擇。 這個柔弱的女子,選擇付出自己的生命,去保護她心愛的人活著自己的親爹。
造化弄人,拜康敏所賜。而康敏比之阿朱,猶如雲泥!
阿朱是可憐的,她在剛剛得到愛情和親情的時候,卻只能無奈地失去。而對於喬峰來說,世間女子千萬,卻只有阿朱,在他最落魄的時候,給了他溫暖。
所以喬峰會說出那句熟悉的話: 千秋萬代,四海列國,就只有壹個阿朱。
明教的教歌:焚我殘軀,熊熊聖火,生亦何歡,死亦何苦?為善除惡,唯光明故。喜樂悲愁,皆歸塵土。憐我世人,憂患實多。
明教被中原武林稱為魔教,原因在於明教喜歡反抗官府,因此朝廷聯絡武林各大門派圍剿明教。在多年的爭鬥廝殺中,明教和中原武林各大派恩仇相交,仇深似海!明教以壹教之力對抗中原武林各大派,實力自然不弱,他們解救世人的理想是他們最大的支撐!
生亦何歡,死亦何懼?因為世人悲苦,所以明教弟子不畏生死,只為創造出壹個光明世界!明教在推翻元朝的統治事業中居功至偉,紅巾軍多數都是明教弟子!朱元璋借助明教取得天下後,著力打壓明教,最終讓明教演化成了日月神教!
“喬峰心中郁怒難申,仍壹掌壹掌地劈去……正擊之際,忽聽身後壹個清脆的女子聲音說道:'喬大爺,妳再打下去,這座山峰也要給妳打垮了。’
喬峰壹怔,回過頭去,只見山坡上壹株花樹之下,站著壹個盈盈少女,身穿淡紅衫子,嘴角邊帶著微笑,脈脈地凝視著自己,正是阿朱。”
這是《天龍八部》中阿朱和喬峰再見時的場景,其時喬峰身經家門、師門、丐幫、身世等壹系列變故,而不明所以,郁怒難申,只有阿朱不離不棄,溫言勸慰。但最後阿朱卻為救父而只身赴難,讓“塞上牛羊空許約”。雖然斯人已去,盟約成空,那個在花樹之下身穿淡紅衫子的盈盈少女,不僅讓喬峰用盡了壹生去思念,兩人的曠世絕戀也讓所有的讀者感動不已。
阿紫:“她有什麽好,我哪裏及不上她,妳老是想著她,老是忘不了她?”蕭峰:“妳樣樣都好,樣樣比她強,妳只有壹個缺點,妳不是她。”此句取自於金庸先生所著《天龍八部》,也是金庸武俠小說中,我最鐘愛的壹部。
在《天龍八部》中,阿紫對於姐夫蕭峰的愛近乎於偏執,明知不可為而為之。明知道蕭峰此生只鐘情於阿朱壹人,可還是想通過各種女人的小計謀試圖能獲得遙不可及的愛情。
都說《天龍八部》中阿朱苦。但在我看來,阿朱在愛情上壹點都不苦,她得到了心上人至死不渝的愛情,雖然身死,但是死因也是為了救自己的父親,她是心甘情願並且坦然赴死的,最後能死在心愛之人的懷裏,最起碼,她在死的那壹刻,她認為她完成了自己該完成的,安然而去。
剩下壹個蕭峰,雖有至死不渝的愛情,可是斯人已逝,把自己困在愛情的牢籠裏,困在壹生壹世的自責當中。蕭峰雖是當代大俠,可是當他親手殺死自己心愛之人那壹刻,往後余生可還能有壹絲快樂?
剩下壹個阿紫,雖有執迷不悔的追愛之心,但是直到最後,她也沒能得到蕭峰的人或心,甚至傾盡壹生的時間,把眼和心都放在蕭峰壹人身上,至死也沒弄明白愛情為何物?也沒有得到任何人的愛情。
“妳樣樣都好,樣樣比她強,妳只有壹個缺點,妳不是她。”
“妳不是她” 只有四個字,卻無疑是判了壹個癡情之人的死刑。
這讓我想起壹句歌詞“有的人說不清哪裏好,但就是誰都替代不了”。
愛情若不是如此,又怎麽稱得上是愛情?
愛情若是如此,又要辜負生命中多少癡情?
愛情,讓人生,讓人死,卻永遠讓人弄不懂!
阿朱和阿紫,如果是妳,會選擇哪個呢?
金庸小說中的話沒有最感動,只有更感動。
因為人不同時期,對人生的感悟不同,對世界的看法不同,對話的理解也不相同。
十年前能把您感動的熱淚盈眶的話,現在讀來可能已經沒什麽,甚至有可能會覺得有些好笑。
我今天在這裏說說,不同時期,我讀金庸時,最感動我的話。
孩童時,我最喜歡的話。“武林至尊,寶刀屠龍;號令天下,莫敢不從,倚天不出,誰與爭鋒。”
這句話,很難說感動,更多是對童年的回憶。
說句暴露年齡的話,當初因為看咆哮帝版本的《倚天屠龍記》,才接觸了金庸。
那時還不知道金庸是誰,只是覺得這句話很酷,加上看電視劇時,我老爸總愛劇透,總是講誰誰比較強,誰最後和誰在壹起了。因此對這部小說產生了興趣,在家中翻箱倒櫃的把小說翻了出來,用時兩個月看完。
當時基本看不懂,只是看個熱鬧,但對這句“武林至尊”卻喜歡的不得了,找本子記了下來,甚至著迷到在教科書上畫屠龍刀,然後旁邊寫上“武林至尊,寶刀屠龍;號令天下,莫敢不從。”
和夥伴們玩耍時,也經常舉著根棒子當成屠龍刀,敢有不從者,直接壹棒子打過去。打的夥伴們,鬼哭狼嚎,我持刀仰天長笑。
後來,這群夥伴不講江湖規矩,告到老師那裏;老師更不講江湖道義,找了家長,我被父母壹頓男女混合雙打,直接從武林至尊被打成了鼻涕蟲。
唉!我霸業未成,就被老師和父母鎮壓。可惜,可嘆!
現在想想,當年之所以喜歡這句話,可能是每從口中喊壹次,都有讓我當孩子王的感覺。
少年時,最令我感動的話“慕容公子、莊幫主、丁老怪,妳們便三位齊上,蕭某何懼?”
“大哥、三弟,妳們喝酒,怎麽不來叫我?”
這兩句話,壹句是蕭峰所說,壹句是虛竹所說。
少室山武林大會之時,蕭峰面對慕容復、丁春秋、遊坦之,還有天下群雄時,蕭峰豪氣幹雲,凜然不懼,這樣的男兒怎能不令人心生欽佩?
這時虛竹雖然叫蕭峰大哥,但卻是他和蕭峰第壹次見面。只因為虛竹和段譽結拜時,把蕭峰也算在內,虛竹就念著這壹份義氣,念著同生***死,大步而出,站到了蕭峰身旁。
當時,蕭峰和段譽兇險至極,虛竹就算不幫,也在情理之中,沒人會說他不講義氣。但好男兒壹言既出,生死不渝,縱然面對千軍萬馬,刀山火海又如何?大不了就是壹個死罷了。
初看《天龍八部》時,對虛竹這個人物並不喜歡,出場晚,長得不好看,運氣卻好到爆炸,在他的篇章中,段譽就是個打醬油的,戲份特少。
但是到了武林大會之時,虛竹壹句話,就改變了我對他所有的偏見。覺得不論是做人,還是交朋友,就應該像虛竹。
不過,後來出了幾次事,被所謂的朋友出賣過幾次,再讀這些話,也只是笑笑,這樣的情義,現實中少見,也只有小說中可窺見壹二。
戀愛時,最令我感動的話少年時,對愛情充滿了無限憧憬,讀金庸小說中的情情愛愛的橋段、話語特別容易感動。
楊過在斷腸崖上,輕輕念著:“小龍女書囑夫君楊郎,珍重萬千,務求相聚。”小龍女遲遲不來,他對著山谷咆哮:“小龍女啊小龍女!是妳親手刻下的字,怎麽妳不守信約?”
光明頂上,殷梨亭壹心想殺楊逍,當知道紀曉芙的女兒叫楊不悔之時,棄劍掩面而去,跌跌撞撞的摔倒在地,踉蹌爬起……
“ 小妹子對情郎——恩情深,妳莫負了妹子——壹段情,妳見了她面時——要待她好,妳不見她面時——天天要十七八遍掛在心!”當胡斐想起王鐵匠的情歌,想著程靈素的好,可那又用什麽用呢?妳辜負的妹妹,終究還是為了救妳死了。
……
這樣的話在金庸筆下太多太多,當時看了,眼含熱淚,仿佛和這些俠客們壹樣,感同身受。
那時,總覺得這些話好美,好感動,也好殘酷和無奈。但也非常向往,心中企盼著能有黃蓉、小龍女、程靈素、阿朱那樣的戀人,我壹生壹世也不會讓她傷心,哪怕她最終負了我……
很多年後,再次讀到這些內容,再想起那些催淚的臺詞,我只是笑笑。既然是戀愛又何必把自己搞的那麽累,苦了自己,讓別人看了笑話。
能愛則愛,不能愛就分開,何必勉強。
現在,最令我感動的話欲練神功,引刀自宮。
嚴肅點,別笑。
這句話從某些角度講真的很令人敬佩,勵誌到令人感動。。
看那華山兩朵花,嶽不群、林平之,原本不過是武林中的殘花敗柳,成功對他們來說千難萬難。
可他們憑借著莫大的毅力,不惜犧牲肉體,忍受別人忍受不了的疼,最終逆襲,成為華山派最美麗的花。連嶽靈珊和寧中則也遜她們三分。
連成龍、周華健都為華山兩朵花而感動,唱出了:“不經歷風雨怎麽見彩虹。”的動人歌聲,為他們感嘆。可見欲練神功,引刀自宮;有多麽的勵誌。(玩笑切莫當真,如果您真這麽幹了,老黑我可不負責啊。)
小結我開篇就說了,金庸小說中的話,沒有最感動,只有更感動。
因為金庸的小說,適合所有年齡的人看,而不同年齡的人,或者說處在人生不同階段的人看,都會有不同的感悟。我想,這就是金庸小說的魅力所在吧。
註:胡言亂語壹番,如果您覺得寫的很爛,那我給您道歉了,浪費您的寶貴時間了,請您隨便拍磚。
金庸所有武俠小說中,最感人的話語實在太多了,這裏隨便舉幾個例子。
第壹,《倚天屠龍記》裏六大派圍攻光明頂壹役,張無忌排解糾紛,最後對決武當七俠裏的殷梨亭殷六俠,當時張無忌身負重傷,脫口而出:殷六叔……
就是現在回頭再看這壹章節,依然熱淚盈眶。
第二,《連城訣》裏的戚芳和師兄狄雲青梅竹馬,卻有情人難成眷屬。
當狄雲九死壹生,練成神照功和血刀刀法,成為頂尖高手以後,他仍然放不下他的小師妹。
最終他還是去了趟萬家,聽到戚芳喊自己女兒名字:空心菜……
每次讀到這裏,鼻子不由壹酸……
第三,《飛狐外傳》裏的程靈素偏偏喜歡上了顏值控的胡斐。
結果胡斐提議兩人結為異性兄妹,程靈素不甘示弱,倔強的含著眼淚,擡起了頭。
她同意了,面帶苦澀,語氣斬釘截鐵:胡大哥。
每次腦海裏只要閃過這個畫面,就想到了那個營養不良,小蘿蔔頭似的程姑娘,便在心中默默的鄙視胡斐……
此外,《射雕英雄傳》裏的李萍自殺前對郭靖所說的話、《天龍八部》裏蕭峰打死心上人阿朱的時候,阿朱對喬峰所說的話、《倚天屠龍記》裏張三豐重傷之時,張無忌挺身而出替太師父出頭、六大派圍攻光明頂,張無忌和外公白眉鷹王相認的場景等等。
無不令人潸然淚下,感動不已。
那些都是很好很好的,可我偏偏不喜歡。
深深的無奈,每每壹想起就心酸的想流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