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11-14 07:41:18)
■故意毀損人民幣的行為可謂花樣繁多,令人觸目驚心。 ■故意毀損人民幣是違法行為,它擾亂了人民幣正常的流通秩序。 ■故意毀損人民幣者由公安機關給予警告,並處1萬元以下的罰款。 新聞回放 “征婚”等啟事竟隨人民幣“流通”
之壹 人民幣上印廣告 據《海峽都市報》11月6日報道,福州張先生向記者提供了壹張100元的人民幣,這張人民幣上印著四行字,細看竟是商家的廣告。當福州市的壹個派出所趕往該商家欲進行查處時,發現該商家已搬離半年。 張先生介紹說,他在賣東西的時候,壹個客人遞過這張人民幣。他接過手時,覺得怪怪的,還以為是假幣,仔細辨認才看清這張錢上印著“處處蚊子咬數碼創作室手機美容及小飾品屋臺江區環河路×號(食品街旁?雪TEL:1395020××××”字樣。 記者與派出所取得聯系,該所民警與記者同往該商家。在現場,記者發現該商家的牌匾仍掛在店門口,店內卻經營著各類運動鞋,老板告知,這家數碼創作室已搬走快半年了。 之二 人民幣上竟征婚 新華網雲南頻道11月4日消息,10月29日壹大早,家住昆明市西華小區的周大媽像往常壹樣來到附近的壹家超市買東西,她付出百元大鈔後,收銀員找給她3張半新不舊的10元錢。回家後,周大媽發現其中壹張10元錢上密密麻麻地寫著好多字。她戴上老花鏡壹看,竟是壹則“征婚啟事”:“某男,28歲,五官端正,身體健康,為人正直,私企老板,有房有車。欲尋覓壹位年齡相仿、漂亮溫柔、善解人意、感情專壹的女性為終身伴侶。”“啟事”的後面還模模糊糊地寫著壹個電話號碼。看到這個隨人民幣“流通”的“征婚啟事”,周大媽認為如此糟蹋人民幣太不該。 之三 硬幣打造金鐲子 據《北京娛樂信報》11月6日報道,王先生打電話反映,在大興的壹個村,有人把硬幣熔化後,打制成戒指、手鐲等飾品。銀行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這是故意損毀人民幣,屬於違法行為。 記者趕到該村時,在村內的壹個胡同口,有四五個人正圍著壹老人,描述著鐲子的樣式,老人正將壹只剛打好的鐲子進行拋光。 記者了解到,打壹個鐲子需要5~6枚硬幣,加工費10元;如果打壹對可以便宜到8元。壹枚硬幣可以打壹個戒指,費用是4元。打首飾的老人剛將鐲子打好後,就又有人遞上壹枚硬幣要求打戒指。 記者看到,周圍的人手上、胳膊上都戴著剛打好的首飾,並說“就是戴著玩吧,不退色還能治病呢”。每個人都拿著十來枚硬幣,記者離開時,天色已經漸暗,但還是有好幾個人等著。據村民介紹,打戒指的人不定期來,每天的收入達100多元。 吳洪軍/整理 解析之壹 毀損人民幣花樣多 盧國偉(南陽市中級人民法院法官): 貨幣是壹個國家的名片,它的整潔度體現著壹個國家精神文明的水平。然而,當前人民幣被故意毀損的現象十分普遍,嚴重損害了人民幣的形象,縮短了人民幣的使用周期,擾亂了人民幣正常的流通秩序。 在現實生活中,故意毀損人民幣的行為可謂花樣繁多,令人觸目驚心。 1.亂寫亂畫。有的人在人民幣上畫各種圖形,甚至為偉人頭像畫上胡須、眼鏡等;有的人在人民幣上記名記事、記地址或電話號碼等;有的人則胡言亂語:“這壹塊錢誰也不能要,否則,死亡”,“願妳燦爛、輝煌,我親愛的母校”,“親愛的,妳在哪裏?”還有的人在人民幣上寫粗俗不堪的話。 2.用於防假。近年來,許多學校、幼兒園因為怕收到假幣,特意要求家長在繳費時必須在大額(50元、100元)人民幣上寫上孩子的名字。這種方法盡管能在發現假幣時及時挽回損失,但在孩子們的心中降低了人民幣的尊嚴。 3.用做遊戲道具。不少旅遊景點都設有以人民幣取樂的遊戲。看能否將硬幣投進目標物內是通行的壹種玩法;還有人將硬幣或者紙幣平放在水面上,看它能否浮在水面而不沈入水底;有人將硬幣或者紙幣往古寺名剎的門上、墻上貼,看其能不能不往下掉等。 4.制成飾品、工藝品。有人把人民幣折疊成形態各異的藝術品,或擺放在家中觀賞,或高價出售;有人把100元人民幣拼成“喜”字或“壽”字,祝賀新婚夫婦的婚禮或老人的生日;還有人以將硬幣打成首飾為業,在集市上設攤,用面值為5分、1角、5角的人民幣硬幣為壹些群眾打造戒指、耳環等首飾,從中收取加工費。 5.用做傳播載體。有的人利用人民幣流通範圍廣的優勢,把人民幣看成是免費廣告載體,在人民幣上印廣告、寫征婚啟事、交友熱線、尋人啟事等。 6.用做防滑材料。上海楊浦區壹家浴室,為了防滑竟將五分硬幣用螺絲釘擰在地上,莊嚴的國徽被踩在了浴客的拖鞋下。 7.用於迷信。有的人在親人死後,把人民幣當陪葬品埋入墳墓;有的人為死者送葬,沿途拋撒人民幣作為“買路錢”等等。 8.焚燒、撕毀人民幣。有的人為了比富,看誰燒的人民幣多;有的人為了掩蓋罪行,毀滅罪證而焚燒人民幣;有的人為了泄憤、賭氣而故意撕毀人民幣;甚至有人出恭時找不到手紙,竟掏出百元大鈔擦屁股。 9.剝離抽絲。現階段流通的第四套人民幣1990年版50元券和100元券上,都有壹條金屬防偽線。有人就將人民幣防偽線抽出取樂,致使好端端的人民幣殘缺不全。 10.篡改人民幣。前不久,網上出現了壹張編號為GC92853835的50元“美女版”人民幣,它的整體圖案與其他人民幣沒有什麽差異,但是在人民幣中央處的人物圖案已經“變”成了壹個衣著暴露的女孩胸像。 解析之二 要善待人民幣 李曉峰(南陽市中級人民法院法官): 善待人民幣要做到十個“不要”: 壹、不要在人民幣上寫字、記數、塗畫、蓋印章及戳記。 二、不要將攜帶的人民幣折疊、揉搓,要平鋪放在錢夾裏。 三、不要在出售魚、肉、油脂及醬菜等商品時,直接用手去拿人民幣,以免將人民幣弄臟。 四、不要將硬幣折彎、穿孔、磨邊、軋薄及剪口。 五、不要將人民幣與化學藥品放在壹起,以免引起票幣變色、變質、腐蝕氧化。 六、不要將保存在家中的人民幣放在墻縫或容器裏、埋藏在地下或草垛中,以免發生鼠咬、黴爛、蟲蛀及火燒等情況。 七、不要將收進的七成新以下的票幣和殘損人民幣再付出或找零,應及時粘補,交存銀行或到銀行兌換。 八、不要在宣傳品、出版物或者其他物品上非法使用人民幣圖樣,對發現的假幣案件應及時報案,迅速偵破,徹底搗毀制販假幣的窩點,依法打擊制販假幣犯罪。 九、不要對誤收的假幣再次使用,應及時上繳銀行,金融機構發現假幣要依法予以沒收,杜絕假幣流入流出金融機構。 十、不要對損壞人民幣的行為放任自流,應予以勸阻。 解析之三 毀損人民幣屬違法 盧國偉:我國《銀行法》第十五條規定:“中華人民***和國的法定貨幣是人民幣。”第十八條規定:“禁止偽造、變造人民幣。禁止出售、購買偽造、變造的人民幣。禁止運輸、持有、使用偽造、變造的人民幣。禁止故意毀損人民幣。禁止在宣傳品、出版物或者其他商品上非法使用人民幣圖樣。” 我國《人民幣管理條例》規定:“任何單位和個人都應當愛護人民幣。禁止損害人民幣和妨礙人民幣流通。” 並明確禁止“故意毀損人民幣”,“故意毀損人民幣的,由公安機關給予警告,並處1萬元以下的罰款。”“制作、仿制、買賣人民幣圖樣,由工商行政管理機關和其他有關行政執法機關給予警告,沒收違法所得和非法財物,並處違法所得1倍以上3倍以下的罰款;沒有違法所得的,處1000元以上5萬元以下的罰款。” 因此,只要明知是人民幣而在其上亂塗亂畫,或者仿制人民幣圖樣的,不論出於何種動機,均視做“故意毀損人民幣”的違法行為。 收到汙損人民幣的,不應拿去流通而應到銀行兌換,銀行不得拒絕。《人民幣管理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辦理人民幣存取款業務的金融機構應當按照中國人民銀行的規定,無償為公眾兌換殘缺、汙損的人民幣,挑剔殘缺、汙損的人民幣,並將其交存當地中國人民銀行。中國人民銀行不得將殘缺、汙損的人民幣支付給金融機構,金融機構不得將殘缺、汙損的人民幣對外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