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c是意譯為媒體訪問控制,或稱為物理地址、硬件地址,用來定義網絡設備的位置。在OSI模型中,第三層網絡層負責 IP地址,第二層數據鏈路層則負責 MAC地址。因此壹個主機會有壹個MAC地址,而每個網絡位置會有壹個專屬於它的IP地址。
IP地址和MAC地址相同點是它們都唯壹,不同的特點主要有:
對於網絡上的某壹設備,如壹臺計算機或壹臺路由器,其IP地址是基於網絡拓撲設計出的,同壹臺設備或計算機上,改動IP地址是很容易的,但必須唯壹,而MAC則是生產廠商燒錄好的,壹般不能改動。
我們可以根據需要給壹臺主機指定任意的IP地址,如我們可以給局域網上的某臺計算機分配IP地址為192.168.0.112 ,也可以將它改成192.168.0.200。而任壹網絡設備,如網卡,路由器,壹旦生產出來以後,其MAC地址不可由本地連接內的配置進行修改。如果壹個計算機的網卡壞了,在更換網卡之後,該計算機的MAC地址就變了。
分配依據不同。IP地址的分配是基於網絡拓撲,MAC地址的分配是基於制造商。
尋址協議層不同。IP地址應用於OSI第三層,即網絡層,而MAC地址應用在OSI第二層,即數據鏈路層。 數據鏈路層協議可以使數據從壹個節點傳遞到相同鏈路的另壹個節點上(通過MAC地址),而網絡層協議使數據可以從壹個網絡傳遞到另壹個網絡上(ARP根據目的IP地址,找到中間節點的MAC地址,通過中間節點傳送,從而最終到達目的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