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成語解釋 - 誠信是立人之本

誠信是立人之本

《郁離子》中記載了壹個因失信而喪生的故事。有個商人過河時船沈了,壹個漁夫聞聲趕來,商人許諾若救他就給100兩銀子酬謝。待被救上岸後,卻只給了漁夫10兩。漁夫責怪他不守信,但也沒有辦法。不料想後來那人又壹次落水了,他又許諾要給人錢財,但漁夫們都知道他是個說話不算數的人,誰也不去理睬他,於是商人淹死了。這個故事和小時候常聽的《狼來了》,說的是壹個道理:壹個人若不守信,便會失去別人對他的信任。所以,壹旦他處於困境,便沒有人再願意出手相救。

誠信是中國民族的傳統美德之壹。無論在過去或是現在,誠信對於推進社會文明建設都是極為重要的。《詩經》中有“無信人之言,人實不信。”意思是無誠信品德的人說話,人是不應當相信的。所以,要使他人相信自己,就必須做誠實之人。孔子曰“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認為人若不講信用,在社會上就無立足之地,什麽事情也做不成。誠實無欺,信守諾言,言行相符,表裏如壹,這是幾千年來對做人的基本要求。誠信是壹種人人必備的優良品格,壹個人講誠信,就代表了他講文明。講誠信的人,處處受歡迎,不講誠信的人,人們會忽視他的存在。

誠信是行事、做人的基本準則,是企業搞好生產經營、推進科學發展的重要前提。對他人誠信,就是壹旦作出承諾,就堅決予以信守。對企業誠信,就是要始終遵循職業道德行事,認真履行崗位職責,積極做好分內之事。對社會誠信,就是要遵守社會公德和公***秩序,遵紀守法,做壹個好公民。

誠信是立人之本、齊家之道、交友之基、為政之法、經營之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