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傳統鬼神文化裏,陰曹地府的另外壹個名字叫酆都,與豐都縣的“豐都”同音,而且“豐都”字的繁體是“豐都”,再加上“豐都”的鬼神文化。“豐都”就被人民稱為“鬼城”、“幽都”、“鬼國京都 ”、“中國神曲之鄉”。
歷史傳說:
傳說漢朝時期,有兩個人陰長生和王方平,此二人用現在的話說叫看破紅塵,於是開始在豐都名山潛心修煉,後來都修成正果成了仙。人們口口相傳,將陰、王二位慢慢訛傳為“陰王”。陰、王二位被人們合體成了陰間之王,也就是閻羅王。
然後經過壹個個不同的朝代,豐都名山各種和鬼神有關的雕像等事物就越來越多,鬼文化的氛圍就越來越濃,以至於後來就有了“鬼城”的稱呼。結果到了明朝時期,豐都(豐都)最終改名成了酆都。新中國成立以後,破除迷信,又將酆都改名為豐都。
鬼城以各種陰曹地府的建築和造型而著名。鬼城內有哼哈祠、天子殿、奈河橋、黃泉路、望鄉臺、藥王殿等多座表現陰間的建築。它不僅是傳說中的鬼城,還是集儒、道、佛為壹體的民俗文化藝術寶庫,是長江黃金旅遊線上最著名的人文景觀之壹。
擴展資料:
豐都縣,位於重慶市中心,按順時針方向看,分別和忠縣、石柱土家族自治縣、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縣、武隆區、涪陵區、墊江縣這六個縣區接壤。豐都縣面積約2900平方千米,面積不小,但是人口並不算多,2018年統計顯示只有84萬。
豐都縣是個歷史悠久的老縣,東漢時期開始置縣,不過最初不叫豐都縣,而是叫平都縣,是因為平都山(今名山)而得名。三國時期,劉皇叔占了巴蜀之地,平都縣在劉禪時被並入臨江縣(今忠縣)。直到隋朝時期,公元618年,豐都縣才又被恢復。
參考資料: